镇江:矩阵建设重塑水库运行管理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5-07-10 15:46:50 浏览次数:

“我们的无人机巡检每三小时就会进行一次,节约了近70%人工巡察时间。”7月7日,在镇江市丹徒区凌塘水库,记者看到一架小小的无人机在水库上空巡航,它拍摄的画面清晰、实时传送至管理所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平台的大屏上,成为库区上下游、左右岸全要素信息精准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

今年3月,丹徒区现代化水库运管矩阵顺利建成、投入使用,作为镇江市现代化水库运管矩阵建设的重要区域,为水库管理效能的提升注入了新动力。镇江市作为水利部选定的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先行先试地级市,积极推动丹阳市、丹徒区开展试点工作,如今已按要求全部完成建设,特色亮点显著。

据丹徒区水利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丹徒区共有在册水库35座,总库容近4600万立方米,在全区丘陵山区的防洪、灌溉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中凌塘水库作为全区唯一的中型水库,管理基础较好,于2023年通过省水利厅组织的省精细化管理一级工程评价验收,是本次全国试点水库之一。

在建设现代化水库运管矩阵的过程中,丹徒区按照水利部提出的“4×4”模式积极推进,打造了统一管理的 “丹徒区工程管理平台”,实现全覆盖、全要素、全天候、全周期“四全”精细化管理,健全体制、机制、法治、责任制“四制(治)”体系,构建洪水预报模型、数字孪生洪水预演等“四预”雨水情监测预报防线,长效开展水库、重点塘坝除险、体检、维护、安全“四管”工作。

同时,丹徒区及凌塘水库还在运管矩阵中设计了诸多技术创新亮点。凌塘水库通过雨水情测报系统、大坝渗流监测、视频监视等传统监控系统搭配低空5G智能巡检系统,初步建立了全天候动态监控体系,实现了对库区水域的全要素全量程全自动监测,其中无人机巡检和In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对地观测技术在全国领先;丹徒区在镇江市级矩阵的带领下,积极推进白蚁防治,推广句容市堤坝白蚁防治中心研制的环保型中草药灭蚁药物,并开展白蚁智能监测系统这一探测新技术的试点。

现代化水库运管矩阵的建成,使丹徒区在水库管理上实现了质的飞跃。通过矩阵平台,能够对水库实施全方位监管,掌握全要素信息,并进行全天候监测。例如,在汛期,可借助平台的实时监测数据和精准的预警预报,提前做好防洪准备,有效保障下游村庄千余亩农田的防洪安全。在日常管理中,能及时发现并处理水库运行中的问题,提升水库的灌溉效益,改善当地农民生产用水条件和农村水生态环境。

目前,镇江市级,丹阳、丹徒区(县)级先行区域及试点水库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构建已全部完成,全市水库运行管理精准化、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并在小型水库管理、法规制度、长效机制、库区管理、高新技术应用与数字赋能、提质增效、白蚁防治等方面形成具有镇江特色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及数字化应用成果,为全省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树立了“镇江样板”。

来源:镇江市水利局

责编:省水利信息中心 史晔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