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全国幸福河湖长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幸福河湖鼋荡,三船路港等4条省级幸福河湖⋯⋯幸福河湖在吴江区串珠成链,构建起吴江的生态好风景和发展好前景。
近年来,吴江区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科学指引下,持续深化河湖长制,按照“片区建设+重点打造”的原则,探索出一条跨界协同、以水促产、科技赋能的幸福河湖建设路径。
共保联治,管护跨界河湖有制度保障
太浦河西起太湖,东入黄浦江,是太湖流域最大的人工河道之一,其在吴江区境内的长度约40公里。2019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成立,太浦河作为示范区内重点跨界水体,串联起江浙沪三地的人文经济。
吴江区联合上海市青浦区、浙江省嘉善县等,实施跨区域协同治水“联合河长制”,通过联合巡河、联合管护、联合监测、联合治理、联合执法等机制,有效解决跨界河湖存在的治理难题,进一步保护跨界河湖。
吴江区联合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聘请了58位“联合河长”,对跨省河道开展了全面摸排,建立了“一河(湖)一档”,让跨界河湖有人管。如今,吴江区所有的跨界河湖都有了“联合河湖长”。2023年5月,吴江区还牵头制定了《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合河湖长制工作规范》,让跨界河湖管护有了制度保障。
以水兴业,打造“金色”乡村振兴品牌
2023年,长漾人选全国幸福河湖建设项目。吴江区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实施长漾幸福河湖建设,通过“生态治水、智慧护水、文化兴水、产业富水”的治理路径,不仅让长漾展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江南水乡美景,更加速了当地的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融合。
依托良好水环境,吴江区在坚守绿色生态底线的同时,以“旅游+”推动长漾片区农业、工业、文化等融合发展,全力打造“金色”乡村振兴品牌。
位于长漾畔的震泽镇众安桥村长漾音乐民宿,吸引了不少音乐专业人士和游客来此分享、体验。特色音乐民宿不仅带来了客流量,拉动了当地经济,还为片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范本。
“长漾音乐民宿是震泽镇首个音乐主题业态,弥补了震泽文旅产业链音乐文化业态的空白,标志着长漾特色田园乡村片区的旅游生态更加良性多元。”震泽镇党委书记顾全说。
此外,吴江区依托长漾片区的蚕桑丝绸文化、历史文化聚落和水乡古镇遗产等特色人文资源,加速桑基鱼塘项目建设,建成研学基地,推广“江村大米”“太湖雪丝绸”等本土品牌。
吴江区一步步实现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点绿成金。
智慧管护,守好一城碧水
近年来,吴江区持续完善河湖监管体系,利用无人机技术和大数据不断提升管护水平,提升河湖管护质效。
吴江区建成全域覆盖、统筹规划、统一调配的无人机巡航网络,实现无人值守、一键启航、自主巡航,全方位、立体“侦查”东太湖水域及周边情况。无人机发现涉水异常情况后,及时将信息回传数字孪生平台,平台通过AI(人工智能)分析,为河湖管护工作人员提供了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伴随着螺旋桨发出的嗡鸣声,3月6日,太湖“无人机河长”首飞执行巡河任务。“只需一台电脑,工作人员就能远程操作无人机,可以看到无人机实时传送的图片。后台AI能够自主识别水面漂浮物等情况,自动生成预警线索。”操作人员说,目前,太湖沿线已建成横扇机场、东太湖机场、苏州湾机场等3座无人机机场,可实现庙港水源地、亭子港水源地水面以及重点沿线区域巡飞全覆盖。
“河湖管护没有终点。”吴江区水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沈卫良表示,吴江将系统推进河湖生态治理,努力推动河湖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向高质量发展优势转化,坚定不移地走好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来源:2025年4月2日,中国水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