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主持召开全市防汛抗旱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安排今年苏州防汛抗旱防台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底线思维,提早准备、积极应对,尽快补齐短板弱项,全力打好今年防汛抗旱主动仗。
今年以来,苏州市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及早谋划、周密部署,扎实推进汛前各项准备工作。
紧扣责任全覆盖
健全防汛救灾责任体系
苏州强化责任落实、协同配合、制度执行,建立市县镇村四级防汛责任网络,明确4625名“三个责任人”;完善市县两级组织指挥、技术支撑、专业抢险、装备保障、社会动员“五支力量”体系,组建1.1万人的防汛队伍;调整6条大江大河、53处大中型闸站等市级重点部位防汛责任人,完善值班值守、监测预警、信息报送、转移避险等机制,清单化压实压紧条线、板块防汛救灾责任,扎好扎牢防汛排涝防台安全网。
坚持隐患动态清零
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
从严从细抓好风险隐患排查,健全风险隐患全周期排查整改机制,强化雨前、雨中、雨后全周期排查,科学精准分析“风圈”“雨圈”影响范围。强化关键节点、防御重点排查整治,清单化、项目化、制度化推进全市9类604处安全度汛风险隐患、短板弱项整改,完成534处,剩余问题基本转入长期坚持阶段、闭环管理。对879处积水点开展“一点一策”整改,完成851处、推进28处。完成2767.95公里市政雨水管网养护疏通,4月底前全部完成首轮疏通任务。
突出实操实战
推进预案完善和预演推演
有力有序抓好应急准备工作,及时完善修订各项应急预案,结合经验教训和问题短板,完善市县水务条线6类39个、7个市级部门11个防汛防台应急预案,进一步扩大防御范围、细化工作责任、强化风险排查、优化预警条件。按实战要求开展应急演练,突出实操性、实战性,汛前组织开展防汛应急演练推演、防汛研修班、培训班。聚焦地下空间防御,组织轨道、住建、商务、国动等部门制定地铁、小区地下车库、地下商业综合体、人防工程等重点部位沙包挡板使用管理规范。
坚持效果导向
强化防汛应急抢险力量建设
全力以赴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监测预警网络,推进镇(街道)村(社区)雨量监测能力建设,基本实现基层雨量监测设施全覆盖;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建强防汛应急抢险队伍,组建全市“1+10”体系70支3461人排水防涝应急队伍;合理储备物资装备,加强“三断”情形下通讯设备、新型吨石砼块等储备,已准备移动泵车93辆、移动机泵4509台套,形成移动排涝能力95.99万立方米每小时;强化队伍建设,组织各地各部门加强业务培训和实战演训,在2月上旬组织市县两级抢险队伍赴省参加业务培训基础上,加强以演代练,4月底前完成市级防汛队伍应急能力培训,着力提高基层单元防范应对能力和水平。
聚力提质增效
增强指挥调度综合效益
强化防汛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迭代升级防汛排涝2.0系统,优化感知端布局,加强预报、调度、水文等模型运用,完善“实况、临测、预警、响应、评估”等功能,持续提升指挥调度的数字化水平。统筹引水排水调度,今年已引水入苏州19亿立方米,其中入太湖7亿立方米(约六分之一太湖蓄水量),充分发挥系统调度在防汛、供水、生态等方面的综合效益。
当前,苏州已进入汛期备战关键阶段。全市将持续全面梳理薄弱环节,强化部门协同联动,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筑牢防汛防台安全防线,为全市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来源:苏州市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