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点建设
>信息公开
省水利厅关于睢宁县徐沙河中段(埝头闸~ 田河口)治理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发布时间:2014-07-01  点击数:  

徐州市水利局:

你局《关于转报<徐州市中小河流治理睢宁县徐沙河中段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请示》(徐水计〔2013〕39号)及相关资料收悉,我厅以《关于报请复核江苏省徐州市姚楼河、大沙河、徐沙河、杨屯河、武河、新龙河、老濉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的函》(苏水建〔2013〕64号)报送水利部淮委复核,淮委以《关于发送徐州市中小河流治理睢宁县徐沙河中段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复核意见的函》(淮委规计函〔2013〕318号)出具复核意见。现根据复核意见,批复如下:

一、徐沙河为徐洪河支流,源头位于双沟镇大赵村(运料河口),横穿睢宁腹地,流经睢宁县城,东至沙集镇三丁村入徐洪河,全长59千米,是睢宁县排灌骨干河道之一。流域面积501.4平方千米。因历史原因,徐沙河在新源河处没有继续向东开挖(安徽境内),而是利用与其交叉的新源河部分河段,两次横穿104国道,经龚庄、老堰头至杨集与徐沙河中段连接。徐沙河上段(双沟镇~埝头闸)17.41千米河道目前正在整治;城区段(104国道~外环路桥)结合城区水环境改造,已于2001年进行了治理;下段(外环路桥~沙集西闸)已列入区域治理项目;中段(埝头闸~田河口)现状河道淤积严重,排水不畅,部分支沟沟口冲刷严重,抽排站损坏严重,部分跨河桥梁基础浅,阻水严重。根据水利部、财政部《全国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2013~2015年)》要求及睢宁县与安徽灵璧县签订的有关协议,同意对徐沙河中段埝头闸(桩号17+410)~田河口(桩号33+055),总长15.645千米,保护人口6.25万人,保护农田7.2万亩,排涝受益面积7.2万亩。

二、同意对徐沙河中段按排涝5年一遇标准,埝头闸及沿线沟口跌水按设计洪水10年一遇标准进行治理。主要建设内容为:

(一)河道工程

疏浚徐沙河埝头闸(桩号17+410)~田河口(桩号33+055),总长15.645千米,河底宽12~30米,河底高程22.83~18.18米(1985国家高程系,下同),边坡1:3。

(二)建筑物工程

1.水闸工程

新建埝头闸(桩号17+410)。为3孔,单孔净宽3米,闸室底板为空箱式结构,采用溢流堰结构形式与下游消力池连接。两侧采用钢筋混凝土扶臂式翼墙连接。闸墩上部设排架、宽3米的工作桥和启闭机房,闸室上游设2米宽检修桥,下游设净宽4.5米交通桥,工作闸门采用3扇平面直升钢闸门,配3台12吨手、电两用螺杆启闭机。

2.泵站工程

拆建沿线杨集站、李河站、何圩站、邢圩站、位庄站、庞庙站、新庄站共7座灌溉泵站。

泵站机房采用干室型机房,开敞式“U”型槽进水池,混凝土出水池与防渗渠连接。各泵站设计参数详见审查意见。

3. 沟头跌水工程

拆建2座、新建15座共17座沟头跌水。其中,苏东大沟跌水(左岸桩号18+575)、光明中沟跌水(左岸桩号24+130)为开敞式,其余均为涵洞式。

4. 汪庄引水涵加固工程

修复汪庄引水涵(桩号22+790)损坏的上游翼墙,并对护底、护坡进行加固。

5.桥梁工程

(1)拆建杨集桥、蔡庄桥、大张桥、何圩桥     、赵庄桥、埝头桥6座桥梁。桥梁设计荷载标准均为公路-Ⅱ级折减。

选取杨集桥进行典型设计。重建杨集桥单跨10米,共5跨,桥面净宽4.5米。桥梁上部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面板,下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

(2)对赵庄东桥基础采用厚0.3米的浆砌块石进行防护。

三、核定工程概算投资2942万元。省级以上投资按70%补助,其中先期下达60%,其余10%依据项目完成情况和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奖励。投资计划另行下达。

四、该工程由睢宁县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处作为项目法人,负责建设管理;质量监督、安全监督由你局负责;施工图设计审查由你局负责,报省水利厅备案;配套资金由地方政府负责筹措落实到位;工程完成后由你局主持验收,实行绩效评价。为强化验收管理,落实目标责任,项目实施后和工程验收前,应及时报备项目验收工作计划和相关验收资料,确保验收工作质量。

五、请你局按照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苏水规〔2011〕4号)要求,加强工程建设的协调管理,严格基建程序,认真编制施工图设计,精心组织项目实施。优化弃土区布置,尽可能减少临时占地。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验收制,及时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切实加强工程质量、安全、档案和财务管理,确保2015年汛前完成全部工程并通过验收。

 

附件:1. 睢宁县徐沙河中段(埝头闸~田河口)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概算审核表

         2. 睢宁县徐沙河中段(埝头闸~田河口)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

3. 关于发送徐州市中小河流治理睢宁县徐沙河中段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复核意见的函(淮委规计函〔2013〕318号)

 

江苏省水利厅

2014年7月1日

附件1

睢宁县徐沙河中段(埝头闸~田河口)治理工程

初步设计概算审核表

 

序号

项      目

上报概算

(万元)

上报修正概算
(万元)

核定概算
(万元)

工程部分

2886.17

3075.37

2660.71

水利工程

2886.17

3075.37

2660.71

(一)

建筑工程

2164.48

2290.64

1972.68

1

河(渠)道工程

895.25

895.25

833.47

1)

河(渠)道土石方工程

895.25

895.25

833.47

2

小型配套建筑物工程

1269.24

1395.40

1139.21

1)

埝头闸

318.36

356.86

295.85

2)

DN80涵洞式跌水(2座)

11.28

11.28

8.97

3)

DN200涵洞式跌水(10座)

136.26

136.25

114.08

4)

开敞式跌水(2座)

34.02

34.02

29.65

5)

汪庄引水涵加固

3.76

3.76

3.48

6)

1*3m箱涵式跌水(3座)

50.87

50.87

45.71

7)

桥梁(6座)

457.25

544.91

463.59

8)

赵庄东桥加固

6.53

6.53

5.86

9)

单机泵站(5座)

122.82

122.82

112.62

10)

双机泵站(2座)

128.11

128.11

59.40

(二)

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

148.56

148.56

141.82

1

小型配套建筑物工程

148.56

148.56

141.82

1)

新庄站

24.10

24.1

18.73

2)

位庄站

18.77

18.77

18.54

3)

何圩站、邢圩站(2座)

37.15

37.15

36.70

4)

杨集站、庞庙站(2座)

49.10

49.1

48.64

5)

李河站

19.44

19.44

19.21

(三)

金属结构及安装工程

67.91

67.91

62.29

1

小型配套建筑物工程

67.91

67.91

62.29

1)

埝头闸

67.91

67.91

62.29

(四)

临时工程

132.71

173.12

149.90

1

施工导流、截流工程

84.18

120.88

105.38

2

施工房屋工程

30.10

32.36

27.65

3

其他临时工程

18.43

19.88

16.87

(五)

第五部分 独立费用

235.06

248.70

207.65

1

项目建设管理费

39.43

41.61

36.98

2

工程建设监理费

66.43

70.43

61.94

5

科研勘测设计费

65.76

107.17

86.78

6

其它

28.25

29.49

21.98

1)

工程质量检测费

11.03

11.41

10.58

2)

工程咨询审查费

9.50

10.01

4.10

3)

工程审计费

7.72

8.07

7.30

(六)

第一~第五部分之和

2748.73

2928.93

2534.34

(七)

预备费

137.44

146.45

126.37

1

基本预备费

137.44

146.45

126.37

(八)

静态投资

2886.17

3075.37

2660.71

其他工程

362.88

362.88

281.29

专项部分

362.88

362.88

281.29

建设征地及拆迁安置补偿

362.88

362.88

281.29

总投资

3249.05

3438.25

2942

 

 

 

 

附件2

 

睢宁县徐沙河中段(埝头闸~田河口)

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

 

一、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徐沙河为徐洪河支流,西起双沟镇大赵村(运料河口),流经睢宁县城,东至沙集镇三丁村入徐洪河,全长59公里,横穿睢宁全境,是睢宁县重要的排灌骨干河道之一。流域面积501.4平方公里。因历史原因,徐沙河在新源河处没有继续向东开挖(安徽境内),而是利用与其交叉的新源河(新源河于睢宁县何庄入安徽省灵璧县王楼,两河交叉处距苏皖省界6公里)部分河段,两次横穿104国道(最近处距苏皖省界80米),经龚庄、老堰头至埝头闸与徐沙河中段连接。

徐沙河上段(双沟镇~埝头闸)17.41公里河道目前正在整治。城区段(104国道~外环路桥)结合城区水环境改造,于2001年进行了治理,下段(外环路桥~沙集西闸)已列入区域治理项目,即将实施。中段(埝头闸~田河口)列为中小河流整治项目,现状淤积严重,排水不畅,部分支沟沟口冲刷严重;灌排站损坏,不能正常使用,跨河桥梁结构破损且基础浅,阻水严重。

为保证徐沙河流域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工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充分发挥河道整体工程效益,根据《全国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和综合治理总体规划》、《全国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2013~2015年)》和“江苏省睢宁县和安徽省灵璧县关于徐沙河治理工程协议书(2013年1月18日)”,实施徐沙河中段治理工程是必要的。

二、工程任务及规模

本工程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徐沙河中段15.645公里河道疏浚及对河道沿线支沟沟头防护,拆建及加固桥梁,拆建灌排泵站及新建埝头闸等配套建筑物,使全河道达到5年一遇排涝标准。

主要工程内容:河道疏浚15.645公里;新建埝头蓄水闸1座;新建河道沿线支沟沟头防护(跌水)15座,拆建2座,维修1座;拆除重建阻水桥梁6座;加固桥梁1座,拆建沿线灌排闸站7座。

三、工程水文

本工程水文计算依据1984年《江苏省暴雨洪水图集》、2005年《江苏省暴雨参数图集》及河道流域面积进行产汇流计算,得到徐沙河中段5年、10年一遇设计排涝流量。水文计算成果基本合适。

徐沙河中段埝头闸~田河口(桩号17+410~33+055)5年一遇设计排涝流量62.95~122.74立方米/秒,相应水位26.5~22.5米(1985国家高程基准,下同);10年一遇流量81.51~164.0立方米/秒,相应水位27.00~23.19米。

四、工程地质

本工程范围共布设钻孔59个,总进尺919米,基本满足本阶段设计深度要求。

勘探成果表明:场地土质分为7层,第①~④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地层,其中①层砂壤土,土质松软,防渗抗冲能力差,易形成渗透变形破坏,经判别为地震液化土层,工程性质较差;①-1、②-1层壤土,可塑,压缩性中等偏高,工程性质较差;②、③-1层淤泥质土,土质软弱,易流变,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且③-1层淤泥质壤土经判别为地震液化土层,工程性质极差;③层粉砂,松散,防渗抗冲能力差,经判别为地震液化土层,工程性质较差;④层粘土,可塑,为一般粘性土,工程性质一般。第⑤~⑦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地层,此几层土压缩性中等偏低,抗剪强度高,承载力高,在场地内分布稳定,工程性质均较好。

地质情况基本清楚,为河坡稳定计算及建筑物设计提供了依据。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工程场地地震动峰加速度值为0.15g,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五、工程设计

(一)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等有关规定,确定徐沙河中段治理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穿堤建筑物等级为4级,河道按5年一遇除涝标准疏浚,建筑物按10年一遇洪水设计,桥梁设计荷载标准均为公路-II级折减。

(二)河道疏浚

本工程河道治理范围起点为徐沙河中段埝头闸(桩号17+410),终点为田河口(桩号33+055),总长15.645公里。河道设计中心线基本沿原河道中心线布置,局部稍有调整,河道平顺连接,保持水流通畅。河道设计底宽12~30米,河底高程22.83~18.18米,边坡1:3.。河道工程设计基本合适。河道设计断面见表1

表1  徐沙河中段治理工程河道断面设计情况表

序号

工程位置

桩号

河底高程(米)

河底宽(米)

边坡

1

埝头闸

17+410

22.83/20.83

12

1:3

2

苏东大沟

18+575

20.83

12

1:3

3

王西大沟

21+400

20.83

12

1:3

4

汪庄闸

22+935

20.83/20.18

16

1:3

5

王东大沟

26+040

20.18

20

1:3

6

高集闸

30+520

20.18/18.18

30

1:3

7

田河口

33+055

18.18

30

1:3

 

(三)建筑物工程

1、埝头闸

由于徐沙河中段地面高程比降较大,上段、中段大部分地面高程高于汪庄闸(桩号22+935)正常蓄水位3米以上,用水困难。为充分发挥河道蓄水功能,提高徐沙河上段区域的灌溉保证率,同时控制流速,减少河道冲刷,新建埝头闸是合适的。

经方案比选,埝头闸闸室底板采用空箱式结构,采用溢流堰结构形式与下游消力池连接。两侧采用钢筋混凝土扶臂式翼墙连接。闸底板高程22.83米,闸底板顺水流方向长度14.0米,闸边墩厚0.9米,上游砼铺盖长15.0米,下游消力池长12米,海漫长30.0米。挡土墙采用钢筋混凝土悬壁式结构。

因闸基土质第3层为粉砂,松散,防渗抗冲能力差,经判别为地震液化土层,设计对闸室及上下游翼墙周围采用搅拌桩进行围封。下游第一节翼墙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要求,采用施打直径为50厘米、间距1米的水泥土搅拌桩处理。

工作桥为现浇板梁结构,桥面高程34.33米,宽3米,检修桥、交通桥均为现浇砼板结构,桥面高程均为29.03米,桥面净宽分别为2.0米、4.5米。

闸门采用平面直升钢闸门,配3台12吨手、电两用螺杆启闭机。

建议降低上下游翼墙高度,墙顶高程可在高于排涝水位0.5米的基础上加设挡浪板。上下游翼墙高度降低后重新复核地基承载力,再确定底板下是否需要地基处理。护坡、护底垫层厚度调整为碎石0.08米,黄砂0.07米。

2、泵站工程

本治理河段沿线共有8座灌溉泵站,有7座为岸边式布置,浆砌石基础,砖墙结构,河道疏浚时沿河泵站将受到影响。现状泵站本身因年久失修,机房损毁严重或倒塌,机电设备严重老化或缺失,同意基本按原规模拆除重建。拆建泵站机房采用干室型机房,开敞式“U”型槽进水池,混凝土出水池与防渗渠连接。设计选取杨集站、李河站为典型设计基本合适。泵站工程位置及设计情况见表2:

表2                徐沙河中段沿线泵站设计情况表

序号

泵站名称

所在镇

所在位置

桩号

灌溉面积(亩)

设计要素

建设

性质

流量(m3/s)

泵型

电机(KW)

台套

1

杨集站

王集镇

右岸

18+950

1300

0.39

300HW-7S

22×2

2

拆建

2

位庄站

岚山镇

右岸

21+780

700

0.21

300HW-4S

15

1

拆建

3

何圩站

岚山镇

右岸

26+520

700

0.21

300HW-7S

22

1

拆建

4

邢圩站

岚山镇

左岸

27+920

700

0.21

300HW-7S

22

1

拆建

5

李河站

岚山镇

左岸

28+700

900

0.27

350HW-8S

30

1

拆建

6

庞庙站

岚山镇

左岸

29+710

1300

0.39

300HW-7S

22×2

2

拆建

7

新庄站

岚山镇

右岸

33+050

700

0.21

300HW-5S

15

1

拆建

合计

 

 

 

192

10

 

 

3、沟头防护跌水工程

因河道沿线汇流支沟沟口与徐沙河河底高程高差较大,导致河口冲刷严重,同意新建、拆建跌水17座。选取刑圩中沟和苏东大沟跌水进行典型设计,基本合适。各跌水位置及设计情况见表3:

表3         跌水工程情况表          

序号

名称

桩号

岸别

10年一遇排涝流量(m3/s)

底板高程

结构形式

备注

1

孙埝中沟跌水

18+045

左岸

0.87

26.20

φ0.8管涵

新建

2

苏东大沟跌水

18+575

左岸

28.85

22.70

开敞式,底宽6米

拆建

3

小张中沟跌水

21+890

左岸

2.08

24.30

φ2.0管涵

新建

4

魏庄南北沟跌水

23+335

左岸

0.52

23.80

φ0.8管涵

新建

5

光明中沟跌水

24+130

左岸

1.39

23.20

开敞式,底宽4米

新建

6

黄山中沟跌水

24+630

右岸

3.47

23.50

φ2.0管涵

新建

7

光东中沟跌水

24+930

左岸

1.73

22.80

φ2.0管涵

新建

8

大吴中沟跌水

25+700

左岸

1.73

23.70

φ2.0管涵

新建

9

何圩中沟跌水

27+090

左岸

5.2

21.70

3*2米箱涵

新建

10

曹庄中沟跌水

27+150

右岸

5.2

22.60

3*2米箱涵

拆建

11

刑圩中沟跌水

27+600

左岸

3.47

21.50

φ2.0管涵

新建

12

高集中沟跌水

28+100

左岸

2.6

22.40

φ2.0管涵

新建

13

高刑界沟跌水

28+165

左岸

2.6

21.90

φ2.0管涵

新建

14

中沟1跌水

28+440

左岸

1.73

22.70

φ2.0管涵

新建

15

中沟2跌水

28+700

左岸

1.73

21.30

φ2.0管涵

新建

16

李庄中沟跌水

30+705

左岸

2.08

21.20

φ2.0管涵

新建

17

赵庄中沟跌水

31+700

左岸

5.2

20.80

3*2米箱涵

新建

护坡、护底垫层厚度调整为碎石0.08米,黄砂0.07米。

4、汪庄引水涵加固

汪庄引水涵(桩号22+790)位于河道右岸,现状上游翼墙断裂,本工程安排修复损坏的上游翼墙、及护底护坡加固。建议进一步复核闸身稳定。

5、桥梁工程

根据沿线桥梁现状和河道开挖方案,本次徐沙河段治理范围内共有6座桥梁受到影响,设计拟对杨集桥等5座拆除重建。埝头桥位于徐沙河桩号16+630处,徐沙河上段治理工程中,由于当时受资金限制,该桥未能拆建,同意在本次治理工程中计列。桥梁设计荷载标准均为公路-Ⅱ级折减,桥梁上部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面板,梁底高程在5年一遇排涝水位0.5米以上;桥下部采用直径100厘米钢筋混凝土灌注桩。赵庄东桥结构完好,本次工程采用厚0.3米的浆砌块石防护,下阶段补充防护设计图。各桥梁工程位置及设计情况见表4:

表4    加固及拆建桥梁情况表

序号

项目

桩号

规模

桥面宽度

建设性质

 
 

1

杨集桥

18+970

5*10米

5.5

拆建

 

2

蔡庄桥

20+110

5*10米

5.5

拆建

 

3

大张桥

21+210

5*10米

5.5

拆建

 

4

何圩桥

26+400

5*10米

5.5

拆建

 

5

赵庄桥

31+825

5*10米

5.5

拆建

 

6

埝头桥

16+630

5*10米

5.5

拆建

 

7

赵庄东桥

32+270

3*10米

 

桥下护砌

 
 

六、施工组织设计

本工程采取打坝断流施工,分别在河道桩号17+410、33+055处设两道围堰,围堰水上坡度1:3,水下坡度1:5,考虑施工期两侧交通需求,河道内主体围堰兼做交通便道,顶宽4米。各支河口结合建筑物施工填筑子围堰。施工方案基本合理,

河道疏浚主要采用拖式铲运机、推土机施工,并配少量液压反铲挖掘机配自卸车。下阶段细化施工组织设计,减小弃土调运距离。

七、临时占地补偿

本工程河道拓浚临时占地共511亩,青苗补偿676亩,拆迁各类房屋850平方米及地面附属物若干。补偿标准参照徐政发〔2011〕60号文的规定。下阶段应进一步优化弃土区布置,尽量少占用土地。

八、工程概算

(一)同意工程概算按《江苏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2012年版)执行。定额采用江苏省水利厅苏水基(2012)40号文颁发的《江苏省水利工程概算定额建筑工程》(2012年版),及《江苏省水利工程概算定额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动态基价表》。

(二)采用《江苏省工程建设材料价格信息》2014年4月发布的数据,主要材料价格核定为:水泥3.25级316元/吨,4.25级376元/吨, 黄砂54.0元/吨,碎石61.0元/吨,块石48.0元/吨,电1.07元/度,柴油8.44/公斤,钢筋3610元/吨。

(三)主要工程量及概算调整

河道开挖土方78.36万方,砌石0.42万方,砂石垫层0.15万方,砼0.7万方。

(四)睢宁县徐沙河中段治理工程上报概算3249万元,修正概算3438万元,经审查,核定投资2942万元。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