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水务局:
你局《关于泗阳县淮泗河治理工程初步设计的请示》(宿水基〔2013〕29号)及相关资料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淮泗河南起京杭大运河左堤北侧,北至六塘河,全长22千米,流域面积212.6平方千米。主要排除中运河与六塘河之间涝水。淮泗河现状长期未治理,河道淤积严重;沿线建筑物设计标准低,损坏严重。根据水利部、财政部《全国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2013~2015年)》安排,同意对淮泗河包河排涝站~淮泗挡洪闸(桩号0+000~21+800)长21.8千米河道进行治理。本次治理保护耕地面积11.7万亩,受益面积14.7万亩,保护人口33.83万人。
二、同意对淮泗河按防洪20年一遇,排涝10年一遇标准进行治理。
(一)河道疏浚
疏浚包河排涝站至淮泗挡洪闸(桩号0+000~21+800),河道,长21.8千米。其中,包河排涝站~圩口闸(桩号0+000~5+776)段按现状断面确定底宽,河底高程8.6米(废黄河高程系,下同);圩口闸~淮泗挡洪闸(桩号5+776~21+800)河底宽4.0~15.0米,河底高程4.5~8.6米。坡比均为1:3.0。
(二)河底防护工程
对桩号9+675~9+725、9+775~9+825段河底采用厚0.15米砼防护,长100米。
(三)挡墙工程
对淮泗河徐淮公路下游200米范围内(桩号9+550~9+750)两侧河坡进行挡墙护砌,共400米。挡墙底板顶高程9.80米,顶高程12.35米,挡墙底板及盖顶为C20素砼结构,墙身采用M10灌砌块石结构。
(四)堤防加固工程
加高左堤桩号5+800~7+300段、7+900~9+200段、右堤桩号6+500~7+200段、8+100~9+200段堤防,长4.8千米。堤顶高程12.85~13.18,堤顶宽4.0米,迎水坡、背水坡坡比均为1:3.0。
(五)粘土护坡
对圩口闸~淮泗挡洪闸间扩挖部位的河坡采用厚0.5米粘性土护坡,总长16.252千米,其中左岸9.814千米,右岸6.438千米。
(六)沟头防护工程
拆建排水支沟沟头防护7处,新建4处,共计11处。
(七)建筑物工程
1.拆建管涵01~管涵07共7座管涵、圩口闸、一中沟闸、二中沟闸、三中沟闸。
2.拆建团结站、东安站、校南电站、泗淮站、韩庄站、后倪站、淮泗三组泵站、淮泗五组泵站、邵庄电站、王码电站共10座泵站。
3.拆建张束村马庄桥、束庄村瑞康桥、束庄村束庄桥、徐庄桥、团结桥、吴大元桥、贾庄村韩桥桥、贾庄村韩楼桥共8座生产桥;拆除倪祠堂五组淮泗河边现有渡口,并赔建桥梁1座。
4.拆建东安渡槽(桩号9+350),灌溉流量0.3立方米每秒,总长67.5米。渡槽槽身段采用钢筋砼“U”型槽结构,尺寸为1×0.8米,长44米,两端采用钢筋砼箱涵连接,长度分别为13米、10.5米。
各工程参数详见审查意见附表。
三、核定工程概算投资2937万元。省级以上投资按80%补助,其中先期下达70%,其余10%依据项目完成情况和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奖励。投资计划另行下达。
四、该工程由泗阳县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处作为项目法人,负责建设管理;招投标采用公开招标形式,报省水利厅备案;质量监督、安全监督由你局负责;施工图设计审查由你局负责,报省水利厅备案;配套资金由地方政府负责筹措落实到位;工程完成后由你局主持工程竣工验收,实行绩效评价。
五、请你局按照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苏水规〔2011〕4号)要求,加强工程建设的协调管理,严格基建程序,认真编制施工图设计,精心组织项目实施。优化弃土区布置,尽可能减少临时占地。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验收制,及时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切实加强工程质量、安全、档案和财务管理,确保2014年底前完成全部工程并通过验收。
附件:1.淮泗河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概算审核表
2.淮泗河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
江苏省水利厅
2013年9月23日
抄送: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宿迁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淮安市水利局、财政局。
江苏省水利厅办公室 2013年9月26日印发
附件1
淮泗河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概算审核表
序号 |
工程或费用名称 |
上报概算 (万元) |
修正概算 (万元) |
核定概算 (万元) |
备注 |
Ⅰ |
工程部分 |
3309.81 |
3144.69 |
2820.73 |
|
一 |
水利工程 |
3309.81 |
3144.69 |
2820.73 |
|
(一) |
建筑工程 |
2206.45 |
2123.13 |
1935.63 |
|
1 |
河道工程 |
1300.29 |
1303.40 |
950.12 |
|
2 |
配套建筑物 |
906.16 |
819.72 |
772.52 |
|
(二) |
机电设备即安装工程 |
326.71 |
228.29 |
228.48 |
|
(三) |
金属结构及安装工程 |
110.04 |
101.05 |
101.16 |
|
(四) |
临时工程 |
219.83 |
267.79 |
209.26 |
|
(五) |
独立费用 |
289.18 |
274.69 |
211.65 |
|
1 |
项目建设管理费 |
44.01 |
46.33 |
42.65 |
|
2 |
工程建设监理费 |
63.59 |
65.86 |
51.69 |
|
3 |
联合试运转费 |
3.97 |
0.00 |
0.00 |
|
4 |
生产准备费 |
0.57 |
0.00 |
0.00 |
|
5 |
科研勘测设计费 |
127.69 |
129.53 |
93.67 |
|
1) |
科学研究试验费 |
4.29 |
4.08 |
0.00 |
|
2) |
工程勘测费 |
45.70 |
46.46 |
37.45 |
|
3) |
工程设计费 |
77.69 |
78.99 |
56.22 |
|
6 |
其它 |
49.35 |
32.96 |
23.65 |
|
1) |
工程质量检测费 |
11.77 |
13.06 |
11.88 |
|
2) |
工程咨询审查费 |
29.14 |
10.50 |
3.12 |
施工图一阶段 |
3) |
工程审计费 |
8.44 |
9.40 |
8.65 |
|
(六) |
第一~第五部分之和 |
3152.20 |
2994.94 |
2686.18 |
|
(七) |
预备费 |
157.61 |
149.75 |
134.55 |
|
1 |
基本预备费 |
157.61 |
149.75 |
134.55 |
|
(八) |
静态投资 |
3309.81 |
3144.69 |
2820.73 |
|
Ⅱ |
专项部分 |
78.30 |
116.27 |
116.27 |
|
一 |
建设征地及拆迁安置补偿 |
78.30 |
116.27 |
116.27 |
|
Ⅲ |
总投资 |
3388.11 |
3260.96 |
2937 |
|
附件2
淮泗河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
一、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淮泗河南起京杭大运河左堤北侧,全长22千米,流域面积212.6平方千米(淮沭河分洪情况),其中城区24.2平方千米,圩区17.1平方千米,农区79.2平方千米,相机调度汇入淮泗河面积55.2平方千米,主要排除中运河与六塘河之间涝水。其中包河圩口闸向南约5.8千米长的河道区间汇水通过包河排涝站抽排入中运河;包河圩口闸以北河段的区间汇水在淮沭河不行洪时经淮泗挡洪闸入总六塘河,在淮沭河行洪时经淮泗调度闸入六塘河地涵。淮泗河长期未治理,河道淤积,现状排涝能力约为设计排涝能力的70%;沿线建筑物大都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设计标准低,损坏、老化严重。为适应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淮泗河沿线地区防洪、排涝能力,实施泗阳县淮泗河治理工程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治理段保护耕地面积11.7万亩,受益面积14.7万亩,保护人口33.83万人。
二、工程水文
1、基本同意《初设报告》提出的产、汇流计算方法,采用1984年《江苏省暴雨洪水图集》和2005年《江苏省暴雨参数图集》暴雨资料计算淮泗河设计流量,设计暴雨历时:农区取3日,城区取24小时,采用瞬时单位线法推求洪水过程。最大三日内最大24小时点暴雨量10年一遇为199.5毫米,20年一遇为243.6毫米。各节点设计流量详见下表。
工况 |
节点名称 |
节点桩号 |
节点流域面积(平方千米) |
10年一遇 |
20年一遇 |
|||
城区 |
农区 |
流量 |
排摸 |
流量 |
排摸 |
|||
淮沭河分洪 |
老淮泗河 |
9+800 |
7.8 |
14.1 |
41.9 |
1.91 |
55.2 |
2.52 |
倪大泓 |
15+400 |
14.9 |
28 |
81.5 |
1.90 |
107.4 |
2.50 |
|
徐大泓 |
19+307 |
42.1 |
77.3 |
182.8 |
1.53 |
253.1 |
2.12 |
|
挡洪闸 (调度闸) |
21+800 |
42.1 |
98.2 |
194.4 |
1.51 |
279.5 |
1.99 |
|
工况 |
节点名称 |
|
节点流域面积(平方千米) |
10年一遇 |
20年一遇 |
|||
城区 |
农区 |
流量 |
排摸 |
流量 |
排摸 |
|||
淮沭河不分洪 |
老淮泗河 |
9+800 |
7.8 |
14.1 |
41.9 |
1.91 |
55.2 |
2.52 |
倪大泓 |
15+400 |
14.9 |
28 |
81.5 |
1.90 |
107.4 |
2.50 |
|
徐大泓 |
19+307 |
24.2 |
58.3 |
121.9 |
1.48 |
162.7 |
1.97 |
|
挡洪闸 (调度闸) |
21+800 |
24.2 |
79.2 |
148 |
1.43 |
197.5 |
1.91 |
2、淮沭河分洪时设计水位:10年一遇,淮泗调度闸—圩口闸—包河排涝站水位为:10.15米—11.58米—9.50米;20年一遇,淮泗调度闸—圩口闸—包河排涝站水位为:10.15米—11.98米—9.50米。
三、工程地质
1、勘探成果基本满足河道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的要求。本工程段共布置勘探孔35个,静力触探孔113个,螺旋钻孔41个,总进尺2223米。基本同意《初设报告》对工程地质的评价意见。
(1)堤防工程地质
构成边坡的土层包括①层填土和②层重粉质砂壤土,边坡稳定性稍差,建议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2)建筑物工程地质
圩口闸、中沟闸基础均落在④层粘土可塑或硬塑状,中等或中低压缩性,地基承载力125千帕,满足天然地基条件。
管涵基础均落在③层淤泥质粘土上,低强度,高压缩性,地基承载力70千帕,需采取必要的地基处理。
后倪站基础落在②层重粉质壤土上,稍密~中密状,中等强度,中等压缩性,地基承载力115千帕,满足天然地基条件。
韩庄桥基础落在④-1层粉质粘土上,强度高,地基承载力280千帕,可采用条形基础。
2、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该工程所处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3、工程所需砼粗、细骨料和块石可外购。
四、工程任务和规模
(一)淮泗河治理工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河道的治理,提高河道防洪、排涝能力,消除沿线建筑物的安全隐患,保护沿线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本工程治理范围为包河排涝站至淮泗挡洪闸(桩号0+000~21+800),疏浚河道长21.80千米,河底防护100米,河坡挡墙防护400米,粘性土护坡长16.252千米,堤防加固长4.8千米,沟头防护11处;配套建筑物31座:其中拆建管涵7座、包河圩口闸1座、中沟排水闸3座、泵站10座(排涝站1座,灌溉站9座)、生产桥8座、渡槽1座;赔建生产桥1座。
五、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
1、河道工程: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同意工程等别为Ⅳ等。河道设计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防洪标准20年一遇。
2、建筑物工程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同意建筑物工程等别为Ⅳ等,建筑物级别为4级。
3、桥梁工程
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
六、工程布置与设计
(一)河道工程
1、河道疏浚
基本同意大部分河段疏浚中心线沿现状河道中心线,局部适当调整的布置原则。疏浚范围:包河排涝站至淮泗挡洪闸(桩号0+000~21+800),疏浚河道长21.80千米。包河排涝站~圩口闸(桩号0+000~5+776)段按现状断面确定底宽,河底高程8.60米;圩口闸~老淮泗河(桩号5+776~9+800)段设计河底宽4.0米,河底高程8.60~7.14米;老淮泗河~倪大泓(桩号9+800~15+400)段设计河底宽5.0米,河底高程7.14~5.77米;倪大泓~徐大泓(桩号15+400~19+307)段设计河底宽6.0米,河底高程5.77~4.86米;徐大泓~淮泗挡洪闸(桩号19+307~21+800)段设计河底宽15.0米,河底高程4.86~4.50米;坡比均为1:3.0。
下阶段进一步细化河道渐变段和河道与建筑物连接设计。根据钻探资料,进一步复核河道边坡稳定;进一步优化土方平衡和弃土场布置,尽量缩短土方运距,减少工程投资。
2、局部河底防护工程
由于在老淮泗河口处(桩号9+800),与淮泗河现状河底有0.8米落差,同意对桩号9+700—9+800段河底进行砼防护处理,具体防护范围为桩号9+675—9+725、9+775—9+825,护底长共100米。护砌厚0.15米,下设0.15米厚砂石垫层。
3、挡墙护砌工程
同意对淮泗河徐淮公路下游200米范围内(桩号9+550—9+750)两侧河坡进行挡墙护砌,共400米。设计挡墙底板顶高程为9.80米,挡墙顶高程12.35米,挡墙底板及盖顶为C20素砼结构,墙身采用M10灌砌块石结构,挡墙每节15米,墙后沿墙背设置反滤设施。下阶段应进一步复核挡墙地基应力和岸坡抗滑稳定,优化断面设计。
4、堤防加固
(1)经复核,《初设报告》河道设计堤防超高取1.20米,确定堤顶高程13.07~12.85米基本合适。
(2)复堤范围
左堤桩号5+800~7+300段、7+900~9+200段,右堤桩号6+500~7+200段,8+100~9+200段堤顶高程不满足防洪要求,同意加高、加宽,总长4.8千米。设计堤顶高程:左堤桩号5+800~7+300段13.18~13.07米,左堤7+900~9+200段13.05~12.85米,右堤桩号6+500~7+200段13.13~13.09米, 右堤桩号8+100~9+200段13.02~12.85米。堤顶宽均为4.0米,迎水坡、背水坡坡比均为1:3.0。
5、粘土护坡
基本同意对圩口闸至挡洪闸间扩挖部位的河坡采用粘性土护坡,厚0.5米,总长16.252千米,其中左岸9.814千米,右岸6.438千米。《初设报告》提出的粘土护坡施工方案基本可行,下阶段进一步需落实粘土土源,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6、沟头防护工程
本次共拆建排水支沟沟口防护7处,新建4处,共计11处。《初设报告》选取沟头防护05、06、10作为典型设计基本合适,设计总体合理,具体如下。
(1)沟头防护05典型设计
沟头防护05典型设计代表沟头防护01、08、09等3处沟头防护。
沟头防护05位于桩号10+580处左侧支沟上,工程由穿堤涵洞、消力池及进出口组成。穿堤涵洞底板高程8.70米,涵洞洞身长10米,洞口尺寸1.5×1.5米(宽×高,下同),两孔;洞身末端设消力池,池长7.80米,池深0.5米,采用C25钢筋砼“U”型槽。进口采用一字悬臂式挡墙与两岸衔接;出口采用C20现浇砼护坡与淮泗河相连。
(2)沟头防护06典型设计
沟头防护06典型设计代表沟头防护02、03、04、06、07、08、11等7处沟头防护。
沟头防护06位于桩号10+580处右侧支沟上,工程由穿堤涵洞、消力池及进出口组成。穿堤涵洞底板高程8.60米,涵洞洞身长10米,洞口尺寸1.5×1.5米,单孔;洞身末端设消力池,池长7.90米,池深0.5米,采用C25钢筋砼“U”型槽。进口采用一字悬臂式挡墙与两岸衔接;出口采用C20现浇砼护坡与淮泗河相连。
(3)沟头防护10
沟头防护10位于桩号20+870处左侧支沟上,工程由穿堤涵洞、消力池及进出口组成。穿堤涵洞底板高程7.50米,涵洞洞身长12米,洞口尺寸1.5×1.5米,两孔;洞身末端设消力池,池长7.90米,池深0.5米,采用C25钢筋砼“U”型槽。进口采用一字悬臂式挡墙与两岸衔接;出口采用C20现浇砼护坡与淮泗河相连。
(二)配套建筑物
1、涵闸工程
鉴于管涵01等7座管涵、圩口闸、一中沟闸、二中沟闸、三中沟闸设计标准低,设备老化,不能正常运行,拆除重建是必要的。新建管涵为圆涵,圩口闸和一中沟闸、二中沟闸、三中沟闸均为C25钢筋砼箱涵结构。基本同意《初设报告》将管涵01、管涵05、圩口闸、一中沟闸、二中沟闸作为典型设计,设计总体布置基本合理,具体设计如下。
(1)圩口闸
圩口闸位于桩号5+776处,设计流量11.6立方米/秒。闸室采用C25钢筋砼开敞式平底板结构,单孔,净宽4.0米,顺水流向长10.0米;闸室底板顶高程7.5米,闸顶高程12.5米;闸室上游设检修桥,采用现浇砼结构,桥面宽1.4米,桥面高程12.50米;下游设工作桥,采用现浇砼结构,桥面宽6米,桥面高程17.10米。闸室下游设消力池,池长8.0米,池底高程7.0米,池深0.5米;闸室上、下游连接均采用钢筋砼扶壁式翼墙与河道连接。闸室内设置4.0×3.8米钢质工作闸门1扇,配套QP2×80kN型卷扬式双吊点启闭机。
(2)管涵
基本同意拆建泗阳县境内的7座管涵。《初设报告》选取管涵01、管涵05作为典型设计基本合适。管涵01典型设计代表管涵01、管涵02两座管涵,管径1.2米;管涵05典型设计代表管涵03、管涵04、管涵05、管涵06、管涵07五座管涵,管径0.6米。
管涵均采用钢筋砼二级钢筋砼预制管涵,下设砼管座,进、出水口设C20砼护坡与河道相连。下阶段需根据各涵洞实地情况,优化涵洞进出口连接布置和设计,复核涵洞侧向绕渗、涵洞地基承载力,优化地基处理方案。
(3)中沟闸
基本同意拆建泗阳县境内的3座中沟闸。《初设报告》选取一中沟闸作为典型设计基本合适。一中沟闸典型设计代表一中沟闸、三中沟闸两座闸。《初设报告》总体设计基本合理,具体设计如下。
1)一中沟闸典型设计
一中沟闸位于淮泗河桩号8+257左岸。闸室采用C25钢筋砼开敞式平底板结构,单孔,净宽3.0米,顺水流向长8.0米,闸室底板顶高程8.4米,闸顶高程12.28米;闸室上游设检修桥,桥面宽1.4米,桥面高程12.28米;下游设工作桥,采用现浇砼结构,桥面宽4米,桥面高程16.18米。闸室下游设消力池,池长8.0米,池底7.9米,池深0.5米。闸室上、下游均采用钢筋砼扶壁式翼墙与河道相连。闸室内设3.0×2.5米钢质工作闸门1扇,配套LQ-10t手电两用螺杆启闭机1台套。
2)二中沟闸
二中沟闸位于淮泗河桩号7+160左岸。采用C25钢筋箱涵结构,洞身长26.0米(包括竖井),洞口尺寸1.5×1.5米,单孔;进口采用一字悬臂式挡墙与两岸衔接;出口采用C25钢筋砼“U”槽与淮泗河相连。竖井内设置1.5×1.5米铸铁闸门控制,配套80千牛手电两用螺杆式启闭机1台。
2、泵站工程
鉴于团结站等10座泵站结构破损、机泵老化,不能正常运行,拆除重建是必要的。除团结站为排涝站,其余9座均为灌溉站。基本同意《初设报告》将团结站、淮泗五组泵站、王码泵站、校南电站、泗淮站、后倪站作为典型设计,设计总体结构布置基本合理,泵型选择正确。具体设计如下。
(1)团结站
团结站位于桩号4+118左岸,采用钢筋砼湿室型结构,站身底板顶高程8.6米,泵室净宽2.00米,顺水流总长12.40米;电机层高程12.60米,进水侧为钢筋砼“U”型槽结构,“U”型槽底板高程8.6米,顺水流向长6.00米;出水池与排涝洞结合,采用楼上楼结构,池顶高程为12.4米,池底板面高程为10.4米,;出水侧为钢筋砼U型槽结构,“U”型槽底板高程8.6米,顺水流向长4.78米;出水侧与淮泗河通过引河相接
(2)淮泗五组泵站典型设计
淮泗五组泵站典型设计代表淮泗三组泵站、淮泗五组泵站、东安站、邵庄电站四座灌溉站。
淮泗五组泵站位于桩号15+400左岸,采用钢筋砼湿室型结构,站身底板顶高程6.50米;泵室净宽2.00米;站身顺水流总长6.20米;电机层高程11.50米,进水侧为钢筋砼“U”型槽+重力式挡墙结构,其中“U”型槽底板高程6.5米,顺水流向长6.00米,重力式挡墙顺水流长8.55米;出水池采用钢筋砼结构,池顶高程为13.70米,池底板顶高程为12.0米;出水池顺水流方向总长5.0米,垂直水流向宽2.6米,出水池接现有渠道。
(3)王码泵站
王码泵站位于桩号21+390右岸,采用钢筋砼湿室型结构,站身底板顶高程6.50米,泵室共两孔,单孔净宽为2.00米,边墩厚0.40米,中墩厚55c米;站身顺水流总长6.20米;电机层高程11.50米,进水侧为钢筋砼“U”型槽+重力式挡墙结构,其中“U”型槽底板高程6.5米,顺水流向长6.00米,重力式挡墙顺水流长8.55米;出水池采用钢筋砼结构,池顶高程13.70米,池底板顶高程12.0米;出水池顺水方向总长5.0米,垂直水流向宽4.6米,出水池接现有渠道。
(4)校南电站
校南电站位于桩号10+580右岸,站身采用干室型结构,站身水泵层底板高程11.20米,泵房宽度3.5米,长6.5米,泵房基础采用条形扩大基础。进水池池底高程7.00米;出水池采用钢筋砼结构,尺寸为2.1×5.8×1.3米(长×宽×深,下同),出水池顶部设置3.5米宽交通桥,桥面高程12.50米,出水池出口与现状渠道相接。泵站设计流量0.11立方米/秒,设计净扬程1.85米,选用250HW-7型混流泵一台套,配Y系列20kW电机一台套,电机转速为980r/MIN。进水管顺河坡布置,喇叭口中心高程7.70米,进水管道总长10米,出水管道总长4米。
(5)泗淮站典型设计
泗淮站典型设计代表淮泗泵站、韩庄站两座灌溉站。
泗淮站位于桩号10+650左岸,站身采用干室型结构,站身水泵层底板高程11.20米,泵房宽为3.5米,长6.5米,泵房基础采用条形扩大基础。进水池池底高程7.00米;出水池采用钢筋砼结构,尺寸为2.1×5.45×1.8米,出水池顶部设置3.5米宽交通桥,桥面高程13.00米,出水池出口与现状渠道相接。泵站设计流量0.25立方米/秒,设计净扬程1.96米,选用350HW-8型混流泵一台套,配Y系列30kW电机一台套,电机转速为980r/min。进水管顺河坡布置,喇叭口中心高程7.70米,进水管道总长10米,出水管道总长4米。
(6)后倪站
后倪站位于桩号12+324左岸,站身采用干室型结构,站身水泵层底板高程12.00米;泵房宽为4.5米,长12米,泵房基础采用条形扩大基础。进水池池底高程6.75米;出水池采用钢筋砼结构,尺寸为5.5×6.0×1.6米,出水池出口与现状渠道相接。泵站设计流量为1.10立方米/秒,设计净扬程3.3米,选用500HW-6型混流泵2台套,配Y系列55kW电机2台套,电机转速为580r/min。进水管顺河坡布置,喇叭口中心高程为7.70米,进水管道总长10米,出水管道总长4米。
3、桥梁工程
现状张束村马庄桥等8座生产桥建设年代久远,现状桥面破损严重,河道扩挖时影响桥台基础稳定,拆除重建是必要的;吴集镇倪祠堂五组淮泗河边现有渡口,河道开挖需拆除,且河西侧有耕地,群众多年靠摆渡进入对岸生产,生产、生活十分不便,为消除摆渡的安全隐患,同意赔建吴集镇倪祠堂五组桥梁1座。《初设报告》张束村马庄桥、贾庄村韩楼桥作为典型设计基本合适,总体布置合理。具体设计如下。
(1)张束村马庄桥典型设计
张束村马庄桥典型设计代表张束村马庄桥、束庄村瑞康桥、团结桥、吴大元桥四座生产桥。
张束村马庄桥位于淮泗河桩号1+220处。新建桥桥面高程12.60米,桥面净宽4.5米,两侧设2×0.5米防撞护栏,3跨,每跨跨径8.00米,桥板采用C30预制板梁。桥墩采用C25砼框架式结构,条形基础;桥台为重力式M10浆砌石“U”型结构。
(2)贾庄村韩楼桥典型设计
贾庄村韩楼桥典型设计代表束庄村束庄桥、徐庄桥、贾庄村韩桥桥、贾庄村韩楼桥四座生产桥。
贾庄村韩楼桥位于淮泗河桩号12+270处。新建桥桥面高程12.60米,桥面净宽4.5米,两侧设2×0.5米防撞护栏,3跨,每跨跨径10.00米,桥板采用C30预制板梁。桥墩采用C25砼框架式结构,条形基础;桥台为重力式M10浆砌石“U”型结构。
(3)倪祠堂五组桥
倪祠堂五组桥位于淮泗河桩号14+500处。新建桥桥面高程12.90米,桥面净宽4.5米,两侧设2×0.5米防撞护栏,4跨,每跨跨径10.00米,桥板采用C30预制板梁。桥墩采用C25砼框架式结构,条形基础;桥台为重力式M10浆砌石“U”型结构。
下阶段应根据各桥桥址处地质情况,进一步复核桥墩、桥台地基应力,复核确定基础高程,优化桥两端连接线设计。
4、渡槽工程
东安渡槽位于淮泗河桩号9+350处,设计灌溉流量0.3立方米。鉴于渡槽建设年代久远,破损严重,拆建是必要的。新建渡槽总长67.5米,其中渡槽槽身段长44米,两端采用钢筋砼箱涵连接。渡槽槽身采用钢筋砼“U”型槽结构,尺寸为1×0.8米。两岸基础采用M10浆砌石桥台,中墩采用实体墩加条形基础。渡槽进出口均采用一字型砼重力式挡土墙与灌溉渠道连接。
七、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条件
工程所在地交通便利,陆路有徐淮盐、S325省道等多条公路,镇与镇之间有乡级道路相连,新建、改建建筑物均与村级道路相通,交通条件较好,可作为工程期间对外交通道路,能够满足工地对外交通的要求。施工用的建筑材料、施工机械、生活物资等均可由陆路直接运达工地。
(二)施工导截流
1、同意河道疏浚采用施打围堰排水、机械挖掘干法施工,施工围堰、建筑物工程土方采用挖掘机施工,局部人工配合。建筑物均为小型水工建筑物,按有关施工规范进行常规施工。
2、导流、截流
《初设报告》提出的导截流方案基本合适。
(1)导流
淮泗河施工流采用分段导流方案。第一区段(淮泗河上段)施工期间河道积水及涝水主要通过包河排涝站和临时潜水泵抽排入中运河;第二区段(淮泗河中段)施工期间河道积水及涝水主要沿线沟渠排入徐大泓、葛东河进入泗塘河;第三区段(淮泗河下段)施工期间河道积水及涝水主要通过架临时泵抽排入六塘河或调度闸下淮泗河。
(2)截流
施工期在老淮泗河口下游、倪大泓下游、徐大泓下游分别填筑围堰。施工期围堰堰顶高程高于设计水位0.5米。考虑到徐大泓处围堰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施工机械及车辆的交通要求,本次徐大泓处围堰堰顶高程取地面高程。施工围堰采用均质土围堰,围堰填筑边坡为1:4,堰顶宽度取3.0米。
(三)基本同意主体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工场布置。
(四)基本同意河道整治工程施工总进度安排。
八、工程管理
河道整治工程完成后,原有管理体制不变,不增设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
九、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节能
1、《初设报告》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保护措施基本合适。
2、《初设报告》提出的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采取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基本合适。
3、《初设报告》节能设计基本合适,下阶段进一步细化具体措施。
十、工程建设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
1、本工程无永久征地。
2、临时占地494.45亩。
3、临时占地及青苗补偿标准按宿政发〔2011〕43号文《市政府关于调整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执行,临时占地补偿1600元/亩,青苗补偿800元/亩。
十一、工程概算
(一)编制原则与方法
工程投资概算按《江苏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2012年版)和江苏省水利工程概算定额及2012年动态基价执行。
(二)主要材料价格
采用《江苏省工程建设材料价格信息》2013年第6期宿迁市价及有关规定,主要材料价格核定为32.5级水泥310元/吨,42.5级水泥360/吨,黄砂42元/吨,碎石65元/吨,块石65.0元/吨,钢筋3832元/吨,柴油8440元/吨,汽油9280元/吨,电1.07元/度。
(三)主要工程量
土方开挖40万立方米,土方回填11.13万立方米,砌石工程2225.36立方米,砼及钢筋砼工程8261.76立方米。
(四)淮泗河治理工程上报概算3388.11万元,修正概算3260.96万元,核定投资2937万元。
附表
淮泗河治理工程粘性土护坡范围汇总表
序 号 |
左 岸 |
右 岸 |
|||||||
---|---|---|---|---|---|---|---|---|---|
桩 号 |
护坡长度(米) |
护坡下限高程(米) |
护坡上限高程(米) |
桩 号 |
护坡长度(米) |
护坡下限高程(米) |
护坡上限高程(米) |
||
一、 |
|
2200 |
|
|
|
2400 |
|
|
|
1、 |
6+300—6+600 |
300 |
8.51—8.47 |
9.5—10.5 |
6+100—6+600 |
500 |
8.54—8.47 |
9.5—10.5 |
|
2、 |
7+200—7+300 |
100 |
8.38—8.36 |
10.5—10.0 |
6+900—7+000 |
100 |
8.42—8.41 |
10.0 |
|
3、 |
8+150—8+250 |
100 |
8.24—8.23 |
9.0—10.0 |
7+550—7+650 |
100 |
8.33—8.32 |
9.0—10.0 |
|
4、 |
8+450—8+550 |
100 |
8.20—8.18 |
10.0 |
8+250—8+350 |
100 |
8.23—8.21 |
10.0 |
|
5、 |
10+050—10+150 |
100 |
7.11—7.09 |
8.5 |
8+650—8+750 |
100 |
8.17—8.15 |
8.5 |
|
6、 |
10+250—10+350 |
100 |
7.07—7.05 |
8.5—9.0 |
8+950—9+050 |
100 |
8.12—8.11 |
8.5—9.0 |
|
7、 |
10+550—10+750 |
200 |
7.03—7.01 |
8.5—11.0 |
10+050—10+150 |
100 |
7.11—7.09 |
7.5—8.5 |
|
8、 |
11+000—12+200 |
1200 |
6.96—6.78 |
8.5—10.0 |
10+250—10+350 |
100 |
7.07—7.05 |
8.5—9.0 |
|
二、 |
|
7614 |
|
|
11+000—12+200 |
1200 |
6.96—6.78 |
8.5—10.0 |
|
9、 |
12+904—12+997 |
93 |
6.36—6.34 |
8.4 |
|||||
|
4038 |
|
|
||||||
10、 |
13+200—13+497 |
297 |
6.31—6.327 |
13.2—10.6 |
13+200—13+702 |
502 |
6.31—6.24 |
9.0—10.0 |
|
11、 |
13+702—18+297 |
4595 |
6.24—5.35 |
8.7—11.3 |
13+906—14+204 |
298 |
6.21—6.16 |
8.2—9.0 |
|
12、 |
18+598—18+697 |
99 |
5.29—5.28 |
8.0 |
15+400—15+503 |
103 |
6.13—6.12 |
8.5—9.0 |
|
13、 |
18+997—19+097 |
100 |
5.23—5.22 |
8.0 |
15+800—16+006 |
206 |
5.71—5.68 |
8.5—9.5 |
|
14、 |
19+307—21+737 |
2430 |
4.86—4.50 |
9.0—12.5 |
16+710—16+906 |
196 |
5.57—5.54 |
8.5—9.0 |
|
15、 |
|
|
|
|
17+121—17+213 |
92 |
5.51—5.50 |
8.3—10.5 |
|
16、 |
|
|
|
|
17+650—17+750 |
100 |
5.44—5.42 |
9.0—12.5 |
|
17、 |
|
|
|
|
18+150—18+250 |
100 |
5.37—5.35 |
8.0—10.5 |
|
18、 |
|
|
|
|
18+548—18+648 |
100 |
5.31—5.29 |
9.0—10.0 |
|
19、 |
|
|
|
|
19+307—21+648 |
2341 |
4.86—4.50 |
9.0—12.8 |
|
小计 |
9814 |
|
|
小计 |
6438 |
|
|
||
合计:16.252千米 |
淮泗河治理工程管涵主要设计参数表
涵洞名称 |
桩号 |
设计流量(立方米/秒) |
洞身断面(米) |
岸别 |
涵洞长度(米) |
底板顶高程(米) |
管涵01 |
0+065 |
0.85 |
Φ1.2米 |
左 |
8 |
9.75 |
管涵02 |
0+605 |
0.82 |
Φ1.2米 |
左 |
8 |
9.64 |
管涵03 |
0+950 |
0.19 |
Φ0.6米 |
左 |
14 |
9.58 |
管涵04 |
1+224 |
0.18 |
Φ0.6米 |
左 |
14 |
10.24 |
管涵05 |
2+390 |
0.17 |
Φ0.6米 |
左 |
14 |
9.73 |
管涵06 |
2+585 |
0.18 |
Φ0.6米 |
右 |
14 |
9.98 |
管涵07 |
11+770 |
0.16 |
Φ0.6米 |
右 |
14 |
11.2 |
淮泗河治理工程泵站设计参数表
序号 |
泵站名称 |
桩号 |
建设性质 |
控制面积(亩) |
设计流量 (立方米/秒) |
进水池水位(米) |
出水池水位(米) |
功能 |
|
1 |
团结站 |
4+118 |
拆建 |
1000 |
0.45 |
10.15 |
11.98 |
排涝 |
|
2 |
东安站 |
9+280 |
拆建 |
2850 |
0.65 |
8.05 |
12.40 |
单灌 |
|
3 |
校南电站 |
10+580 |
拆建 |
550 |
0.11 |
8.05 |
12.40 |
单灌 |
|
4 |
泗淮站 |
10+650 |
拆建 |
1200 |
0.25 |
8.50 |
12.50 |
单灌 |
|
5 |
韩庄站 |
11+770 |
拆建 |
1200 |
0.25 |
8.50 |
13.00 |
单灌 |
|
6 |
后倪站 |
12+324 |
拆建 |
5500 |
1.1 |
8.50 |
13.80 |
单灌 |
|
7 |
淮泗三组泵站 |
14+220 |
拆建 |
2850 |
0.65 |
8.05 |
12.80 |
单灌 |
|
8 |
淮泗五组泵站 |
15+440 |
拆建 |
2850 |
0.65 |
8.05 |
13.00 |
单灌 |
|
9 |
邵庄电站 |
20+300 |
拆建 |
2850 |
0.65 |
8.05 |
12.80 |
单灌 |
|
10 |
王码电站 |
21+390 |
拆建 |
5500 |
1.1 |
8.05 |
13.00 |
灌溉 |
淮泗河治理工程桥梁设计参数表
序号 |
桥梁名称 |
河道桩号 |
规模 (跨数×跨径×净宽) |
桥面高程 (米) |
性质 |
1 |
张束村马庄桥 |
1+220 |
3×8×4.5米 |
12.60 |
拆建 |
2 |
束庄村瑞康桥 |
1+815 |
3×8×4.5米 |
12.40 |
|
3 |
束庄村束庄桥 |
2+415 |
3×10×4.5米 |
12.60 |
|
4 |
徐庄桥 |
3+665 |
3×10×4.5米 |
12.60 |
|
5 |
团结桥 |
4+557 |
3×8×4.5米 |
12.20 |
|
6 |
吴大元桥 |
5+965 |
3×8×4.5米 |
12.20 |
|
7 |
贾庄村韩桥桥 |
10+920 |
3×10×4.5米 |
12.80 |
|
8 |
贾庄村韩楼桥 |
12+270 |
3×10×4.5米 |
12.60 |
|
9 |
倪祠堂五组桥 |
14+500 |
4×10×4.5米 |
12.90 |
赔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