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水利局:
你局《关于响水县浦港闸拆建工程修正初步设计及概算的请示》(盐水管[2008]65号)收悉。浦港闸建于1949年,共6孔,每孔净宽2.7米。鉴于原设计标准偏低,经多年运行,主体结构破损严重,机电设备老化,难以满足正常运行需要,经安全鉴定,该闸被评定为四类闸。该工程已列入全省海堤重点堤段达标建设实施方案(苏发改农经发[2006]1150号)。工程初步设计业经省水利工程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咨询。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工程建设内容
移址拆建浦港闸,新闸位于老闸下游2.05千米处主港道上,共3孔,总净宽15米,单孔净宽5米;近闸段引河清淤;更新部分管理设施等。
二、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
根据水闸设计规范和我省海堤达标建设的有关规定,新建浦港闸等级为2级,挡潮按50年一遇高潮位4.02米(废黄河零点,下同)设计,100年一遇高潮位4.2米校核。排涝标准为工业区20年一遇,盐业区10年一遇,相应设计流量为87立方米/秒。
三、工程设计
基本同意所报设计。
(一)闸室段
闸室采用开敞式钢筋砼结构,分3孔布置,每孔净宽5米,闸顶高程7.0米,闸底板顶面高程-1.0米,厚1.2米,胸墙顶高程7.0米,上设工作桥宽4.2米,桥面高程10.82米,内河侧设工作便桥宽1.8米,桥面高程3.7米;公路桥桥面净宽6米,桥面高程7.0米,设计荷载标准为公路-Ⅱ级,交通桥与两侧堤防之间采用重力式浆砌块石挡土墙相接,墙顶高程7.0米。
(二)消能防冲段
上游钢筋砼铺盖长15米,厚0.5米,后接15米长、30厘米厚浆砌块石护底,护底下设10厘米厚碎石、土工布垫层。护底末端外设砼格埂1道,断面尺寸为0.5×0.7米(宽×高)。
下游钢筋混凝土消力池深0.7米,长18米,外接20米长浆砌块石护底及20米长干砌块石护底,护底均厚30厘米,下设10厘米厚碎石、土工布垫层。护底末端外设6米宽、2米深抛石防冲槽。
(三)上下游连接段
上下游翼墙均分三节布置,一、二节翼墙均采用钢筋砼扶壁式结构,第三节翼墙均采用浆砌块石结构,上游翼墙顶高程均为3.5米,下游翼墙均为墙顶高程4.3米上接钢筋混凝土结构挡浪墙,挡浪墙顶高程5.5米。
上下游护坡分别长8米、30米,上游护坡顶高程3.5米,底高程-1.0米,坡比1:4,下游护坡顶高程7.0米,底高程-1.0~-1.5米,坡比1:5,下游河坡在高程3.0米处设2.5米宽消浪平台,护坡及平台均采用浆砌块石结构,厚35厘米,下设10厘米厚碎石、土工布垫层。
(四)基础及防渗处理
闸室及上、下游翼墙均采用灌注桩进行地基处理,闸室部位桩径为80厘米,上、下游翼墙部位桩径为60厘米;上游铺盖及下游消力池下均采用0.3×0.3米预制钢筋砼方桩进行地基处理。闸室底板四周及上、下游第一节翼墙采用Φ50水泥搅拌桩围封截渗,桩底高程均为-7.0米。
(五)金属结构
采用平面直升钢闸门,门顶高程3.6米。采用QPQ2×100千牛卷扬式启闭启闭。配叠梁式检修钢闸门1套。
(六)机电设备
配容量100千伏安变压器1台,5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1套,相应设置配电设施。
(七)近闸段引河清淤
对近闸段上下游各50米长引河进行清淤,上游引河底宽22米,底高程-1.0米,下游引河底宽18米,底高程-1.5米。
(八)老闸拆除
新闸建成后应及时拆除老闸。同时,为利于工程发挥效益,应按新闸设计流量拓浚上、下游河道。
(九)管理设施
新建启闭机房及控制室196平方米,管理用房270平方米。
具体审查意见详见附件1。
四、工程概算
本工程概算执行现行概算编制规定,工程量按实调整,材料价格按市场价核定。核定本工程概算为1122万元 (详见附件2),其中省以上补助经费785万元,其余由你市自行解决,经费计划另行下达。本工程施工图设计由你局组织审查,报厅核备。
请你局督促项目法人抓紧组织实施,切实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抓好工程建设实施计划和节点工期的督查和落实,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及时报送有关工程建设信息和报表,认真做好工程资料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制订竣工验收计划报我厅,确保2009年底前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并请你局组织落实好该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做到管理人员和经费到位。
附件:1、响水县浦港闸拆建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
2、响水县浦港闸拆建工程初步设计概算审核表
二〇〇九年三月二十七日
主题词:水利 工程 初步设计 概算 批复
抄送:省发改委、财政厅,盐城市发改委、财政局,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
附件1
响水县浦港闸拆建工程
初步设计审查意见
一、工程概况
浦港闸位于响水县灌东盐场浦港河入海口,桩号为23+242,工程建成于1949年,共6孔,总净宽
二、工程必要性
原闸主体结构破损严重,闸墩、排架、工作桥等多处主筋锈胀,表层砼开裂。闸门腐烂,基本丧失挡水能力,启闭机螺杆弯曲,老化失灵。经安全鉴定,评定该闸为四类闸,同时由于闸下港道较长,淤积严重,初步设计采用拆除外迁重建方案是合适的。
三、工程标准
1、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和苏水管(1998)83号文,新建浦港闸工程等别为Ⅱ等,闸室主体等级为2级水工建筑物,挡潮按50年一遇高潮位设计,100年一遇高潮位校核。
2、浦港闸流域面积41平方公里,根据沿海经济区总体规划,其中25.3平方公里为工业区,15.7平方公里为盐业区。水闸排涝设计标准为工业区20年一遇,盐业区10年一遇,相应设计流量为87立方米/秒。
3、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所在地地震加速度值为
四、特征潮位及水位组合
鉴于工程位于燕尾港附近,“初设”采用燕尾港潮位资料分析浦港闸下游特征潮位是可行的,确定该闸50年、100年一遇高潮位分别为
工况 |
上游内河侧 |
下游黄海侧 | ||||
闸室 稳定 |
设计 |
正向 |
汛期正常低水位 |
1.0 |
50年一遇高潮位 |
4.02 |
反向 |
非汛期正常高水位 |
2.0 |
河底高程 |
-1.5 | ||
校核 |
正向 |
汛期正常低水位 |
1.0 |
100年一遇高潮位 |
4.2 | |
反向 |
非汛期正常高水位 |
2.2 |
河底高程 |
-1.5 |
五、工程地质
工程勘探在老闸下游
六、工程任务和规模
1、本工程主要内容包括移址新建浦港闸及更新部分管理设施等。
2、根据该闸排涝面积,按排涝潮型过程线复核,确定闸孔总净宽
七、总体布置
1、闸址位置
考虑老闸所处地理位置及上下游引河、港堤现状,采用移址新建是合适的,新闸位于老闸下游
2、总体布置
新闸中心线与港道中心线重合,横轴线与主海堤平行,管理所布置于上游北侧。
八、工程设计
1、闸室段
闸室采用开敞式钢筋砼结构,分3孔布置,每孔净宽
2、消能防冲
“初设”拟定下游设消力池,池深
调整:(1)上游铺盖厚度调整为
3、上下游连接段
(1)上下游翼墙:“初设”上下游翼墙均分三节布置是合适的,其中一、二节翼墙采用钢筋砼扶壁式结构,第三节翼墙采用灌砌块石结构,上游翼墙顶高程
上、下游一、二节翼墙面板厚度分别调整为0.4、0
(2)上下游护坡:上游护坡长
4、基础及防渗处理
鉴于闸室基础持力层为②层淤泥质土,地基承载力较低,“初设”对地基进行处理是必要的。
闸室及上、下游翼墙均采用灌注桩进行地基处理,闸室部位桩径为
鉴于闸室及翼墙下采用灌注桩基础,为避免底板与其下土体脱空形成渗流通道,“初设”考虑在闸室底板四周及上下游第一节翼墙下施打地下连续防渗墙,为利于工程施工,防渗处理方式调整为套打水泥搅拌桩,桩径为
5、公路桥及路堤墙
闸身下游侧设公路桥,设计标准为公路-Ⅱ级,桥面净宽
公路桥与两侧堤防采用重力式浆砌块石挡土墙及1:3锥坡连接,上游挡墙长
6、金属结构
“初设”采用平面直升钢闸门,配QPQ2×100千牛卷扬式启闭机是合适的。为便于检修,配设叠梁式检修钢闸门1套。建议闸门各纵横梁节点增加节点板。
7、机电设备
“初设”采用200千伏安变压器容量偏大,调整为100千伏安,配5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1套。闸上设置相应设置配电设施。下阶段请细化电气设计。
9、闸身上下游引河清淤
为确保浦港闸有效发挥效益,“初设”对近闸段上下游引河清淤是合适的,上游引河底宽
九、工程管理
现状浦港闸与高港闸等工程共用管理用房,管理用房距浦港闸工程现场较远,为便于工程管理,根据《水闸管理设计规范》,结合现状情况,新建管理用房
十、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导、截流
1、本项目主体工程于非汛期实施,上游来水水量较小,可通过伏堆河从邻近闸排入海中,故本工程不考虑施工导流。
2、根据施工需要,分别于闸址上下游设置施工围堰,顶高程分别为
(二)施工降排水
“初设”采用深井和轻型井点结合降水,由于基坑开挖基本为粘土层,建议下阶段结合明沟排水方案优化降排水设计。
十一、工程概算
(一)本工程概算按江苏省水利厅苏水基(2006)44号《江苏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二00六年修改本)编制。
(二)定额为江苏省水利厅苏水基(2002)32号《江苏省水利工程概算定额》(第一册建筑工程),《江苏省水利工程概算定额》(第二册安装工程),《江苏省水利工程概算定额2003年动态基价表》。
(三)主要材料价格参考市场价核定。
经审核,本工程概算由上报1559.15万元核定为112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