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东河工程位于泰州市所属的海陵区、姜堰市、兴化市及盐城市所属的东台市,西接泰州引江河北口,东连通榆河,全长55.076公里,包括泰州引江河北口~泰东河西口段6.376公里(与新通扬运河共用段)及泰东河西口~泰东河东口(与通榆河接口)段48.7公里。
该工程是江苏省江水东引北调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将泰州引江河所引江水输送至里下河地区东南部,并送入通榆河100立方米每秒,为沿海垦区及滩涂开发提供淡水资源,改善里下河地区东南部供水条件,并可以提高里下河地区腹部排涝能力,结合在里下河地区近东部沿海形成一条贯穿南北、沟通江海的三级航道。本工程是一项以引水为主、结合航运与排涝、改善水环境的综合利用工程。
现状泰东河河底高程约-1.5~-2.5米(废黄河高程,下同),河底宽20~40米,引水能力为50立方米每秒左右;泰州引江河北口至泰东河西口段(与新通扬运河共用段)河底高程-3.5~-4.0米,河底宽25米左右,引水能力为200立方米每秒左右。沿线地面高程2~3米,两头高,中间低,两岸基本为圩堤,堤顶高程一般在4米左右。工程沿线水系主要有新通扬运河、卤汀河、龙溪港、俞西河、姜溱河、盐靖河、南官河、安时河、幸福河等。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前河道及其他配套建筑物设计标准如下:设计河道流量:泰州引江河北口至卤汀河口段(与新通扬运河共用段)400m3/s、卤汀河口至泰东河西口段(与新通扬运河共用段)330m3/s、泰东河西口至淤溪段270m3/s、淤溪至溱潼段250m3/s、溱潼至时堰段200m3/s、时堰至梁垛河口段140m3/s、梁垛河口段泰东河东口(与通榆河接口)段130m3/s。
设计河底高程:泰州引江河北口至泰东河西口段6.376km设计河底高程为-5.5米、泰东河西口至溱潼段23.3km河底高程为-5.5米、溱潼至时堰段9.8km设计河底高程为-5.0米、时堰至泰东河东口(与通榆河接口)段15.6km设计河底高程为-4.0米。
设计河道边坡:除东台市境内时堰至泰东河东口(与通榆河接口)段河道设计边坡为1:4外,其余河段的设计边坡均为1:3。
设计河道底宽:泰州引江河北口至泰东河西口段为50米,泰东河西口至溱潼段为45m,溱潼至时堰段为40米、时堰镇至泰东河东口(与通榆河接口)段为45米。
设计青坎宽度:泰东河段青坎宽度一般为20m,与新通扬运河共用段的南岸一般为20m、北岸为远景扩浚留有余地而采用45米。
跨河桥梁设计:近期安排全线拆建及新建桥梁共11座,设计最高通航水位3.0米,设计通航净高采用7.0米,设计通航净宽大于50米。
影响及配套工程:影响工程主要包括工程挖压直接影响处理、低洼圩区处理及配套工程。安排圩口闸104座、套闸35座、排灌站83座、闸站5座、桥132座、渡口15座等。
泰东河工程采取分期实施的原则,2001年3月起实施了新通扬运河段工程,其中河道工程全长6.376km,主要包括征地拆迁、河道工程、迎江桥和影响工程四部分,批复工程投资为15611万元;二期为2003年度工程,工程概算10856万元,包括8.56千米河道拓浚、时堰桥工程、沿线征地拆迁、影响工程及幸福河接口段工程。至2005年底,工程建设内容已经基本完成,新通段原设计的挡墙工程因设计调整目前正在组织实施。
泰东河剩余工程计划利于世界银行贷款实施,目前正在按照世行项目程序进行相关前期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