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14时,随着最新一批12台(套)潜水泵机架设就位出水,南京市启动的溧水应急补水抗旱工程日翻水量约52万立方米。预计到今年6月底,由秦淮河引入长江水,向石臼湖地区引入的水量可装满6个玄武湖,石臼湖周边约20万亩农田灌溉和水产养殖将“彻底解渴”。
降雨偏少六成多,石臼湖持续数月“底朝天”
5月1日起,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南京将进入汛期,6月1日起进入主汛期。汛期内,雨水天气增多,江湖河库水位会明显上涨。但记者4月27日从天生桥入湖口进入石臼湖时,只见“底朝天”的石臼湖底野草丰茂,湖底泥块呈现一条条裂缝,“一入枯水期,石臼湖就没有水,但今年旱得有点严重,不仅湖内持续数月没有水,石臼湖周边的边沟、河道等也干裂了,农田‘喝’不上水,沿线养殖补水也很困难。”溧水区防办科长楚雷刚站在石臼湖底忧心忡忡地介绍,今年以来,溧水区降雨偏少,“据统计,截至目前,溧水区累计降雨量95毫米,与常年同期(累计降雨量259.5毫米)相比偏少六成多。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一段时间,我区仍以高温少雨天气为主。溧水区沿湖的所有涵闸、泵站已无水可引,严重影响沿湖各镇街的农业灌溉、水产养殖及城区生态等用水。为此,必须启动抗旱应急补水。”
架设泵机24小时引水,预计翻入6个玄武湖水量
旱情就是命令。市防办将援助溧水抗旱的指令下达至市防汛机动抢险队后,该队立即行动。“23日,首批20台(套)泵机运抵现场,紧急组装后,于24日全部成功出水;27日7时,第二批12台(套)泵机又准时从抢险队物资仓库出发增援。”市防汛机动抢险队主任金勇军介绍。
27日10时,10多名抢险队员在吊车的辅助下将潜水泵紧急组装并架设到位,潜水泵长长的出水软管“横亘”在天生桥入湖口与石臼湖边沟之间新筑的堤坝上,当天14时,12台(套)新增泵机全部顺利出水,天生桥河内的水通过30台泵机(另有2台备用)喷涌而出。市防汛机动抢险队副主任祁晓宇告诉记者,泵机流量为720立方米/小时,30台泵机每天24小时持续翻水,1天可翻约52万立方米水量,10天的翻水量就可以注满1个玄武湖(500万立方米左右),“目前初定应急补水时间为2个月左右,预计到6月底,可为石臼湖周边的洪蓝、晶桥、和凤三镇以及东部地区的白马等地区注入6个玄武湖的水量。”
此次溧水区抗旱应急水由南京市水务局协调省水利厅启动秦淮新河泵站由秦淮河向石臼湖地区应急补水,总线路为:秦淮新河站(抽长江水)—秦淮新河—秦淮河干流—溧水河—一干河—天生桥河(天生桥闸)—石臼湖(陈家桥河口),线路总长约72.4公里。补水进石臼湖后再分两支向周边乡镇供给:一支向南经石臼湖东大圩沿湖边沟至新桥河,提升新桥河水位,保障沿湖和凤、晶桥、洪蓝三镇街以及城区的用水;另一支经秦淮河航道、沿湖边沟向西至石湫三拱桥,再由石湫街道在三拱桥处架机提水至明觉环山河、石湫等片区。
当涂闸建成后,石臼湖地区有望枯水期“不枯”
此次实施应急抗旱补水前,溧水区实施了多处调水线路工程整治,包括在天生桥河口、石臼湖一号灯塔、新桥河口等3处打坝,同时对沿线涵洞引水口豁口封堵,实施边沟堤埂加固、边沟阻水坝埂拆除、边沟挖深疏通等工程。随着新桥河等河道水位上涨,沿线乡镇也纷纷架设泵机进行提水。
“何时能告别临时架机翻水?”采访时,不少人提出了这一疑问。
据相关水文专家介绍,石臼湖一入枯水期就“底朝天”,是因其地势太高,枯水期时长江水位下落,石臼湖的水会顺势全部跑入长江。要想彻底改变这一现状,让溧水地区告别临时架机翻水,必须建设永久性水利调控设施。目前,位于安徽境内的当涂闸水利枢纽工程正在加快推进建设。“待该闸建成后,可提高水阳江流域及石臼湖的蓄水位,缓解整个流域水资源缺乏的问题。”相关人士表示。
来源:南京市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