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江苏:在新征程上实现治水兴水新跨越
发布日期:2023-01-16 10:46:20 浏览次数:

洪泽湖

兴化垛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也是江苏水利系统实现重大工程建设、重大项目规划、幸福河湖打造、数字化转型升级新突破的一年。

这一年,吴淞江整治工程(江苏段)开工建设,助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江苏省单项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开工建设;江苏开启全域建设幸福河湖新征程,全省河长制经验通过向党的二十大献礼读物——《解码中国之治:贯彻新发展理念实践案例精选2021》在全国精彩呈现;秉承防灾减灾新理念,成功抗御长历时、大范围严重气象干旱,确保了全省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安全,成功防御台风“轩岚诺”“梅花”,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防汛抗旱防台风取得全面胜利

2022年,江苏省气候复杂多变,洪水、干旱、台风等轮番侵袭。太湖、淮河出现春汛,苏北地区发生春夏连旱,出梅后淮河以南地区旱情向北蔓延至全省,同时遭遇台风影响,特别是第12号台风“梅花”自南向北穿境而过。

面对复杂严峻的防汛抗旱防台风形势,江苏充分发挥水利工程防灾减灾作用,“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措施得当,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工作。

面对太湖、淮河春汛洪水,沂沭泗地区长时间进行洪水调度。强降雨、台风暴雨来袭,江苏将保障人民生产生活需求作为首要任务,省防指第一时间靠前指挥,统筹兼顾,控制湖库水位、行洪河道水位等,精准调度闸站排水,预降水位腾库容,精细调控排泄流量,确保防洪安全。

受台风“轩岚诺”“梅花”影响期间,省水利厅密切监视台风动态,加强雨情、水情、汛情监测预报,第一时间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统筹防台风和抗旱工作,实施差异化调度,打好雨前预降水位、雨中全力排水、雨后洪水资源利用“组合拳”;抓好渔船回港避风、人员上岸避险工作,做到“不漏一船、不落一人”,落实旅游景区关停管控措施,做好外来务工、旅游等流动人员的排查摸底、避险转移工作。

在旱情告急时,江苏通过调水补水保水管水等措施,强化雨洪资源利用,加强水资源配置,保障了城乡居民生活、工业、农业、航运等用水,39个河湖的生态水位(流量)基本得到保障,洪泽湖、骆马湖、石梁河水库等重要湖库水位止跌回涨,抬升至旱限水位以上。太湖流域骨干引排工程之一、湖西区最大的引水工程——新孟河工程启动抗旱调水试运行,保障了城乡居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等用水安全。

2022年,江苏保障了3300多万亩水稻栽插和生长用水,为大旱之年秋粮丰收作出卓越贡献。累计组织21万余人撤退转移,实现了防御强台风零伤亡的目标。全年防汛抗旱减灾效益达989亿元。

重点工程建设投资创历史新高

江苏持续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充分发挥水利稳投资、扩内需的重要作用,全年安排水利重点工程投资155亿元。全面开工重点工程66项,带动全社会水利投入超560亿元,再创江苏水利投入历史新高。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支持下,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江苏水利部门举全行业之力,精准施策、强力推进,节点控制、督导落实,以超常规举措先后推动吴淞江整治工程(江苏段)、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等国家重大水网骨干工程开工。吴淞江整治工程(江苏段)启动实施,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之水;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开工建设,淮河两岸亿万儿女终圆百年梦想,千里淮河坦荡归海。一南一北,沟联江淮,通达沧海,水安民稳,治水重器根基持续夯实,水网动脉不断完善,发展根基更加牢固。

2022年,江苏加速推进国家水网重大项目建设,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淮河流域平原洼地近期治理工程加快实施,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全线通水。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骨干工程有序推进,新一轮中小河流治理加快实施,累计治理河长443千米,新建成农村生态河道5000千米以上,区域水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坚定不移增进群众福祉,用心用情擦亮幸福底色。江苏不断提高区域防洪能力,除险加固28座大中型水闸、17座大中型泵站。加快灌区现代化改造,完成了8个大型、27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年度建设任务,增强灌排能力。实施水库移民扶持项目328项,完成项目扶持投资7.86亿元,600个移民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建成30个美丽移民乡村,帮扶24个移民村发展相关产业。一条条河流水畅景美,一座座闸站焕发新颜,补齐了防洪排涝短板,畅通了调水补水网络,改善了流域生态环境。

幸福河湖建设全域铺开

江苏以河湖长制为载体,深入推进河湖长制高质量发展,全省河湖面貌呈现转折变化。

发挥重点河湖治理在全省的示范引领效应。江苏开展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排查整治行动“回头看”,组织全省长江河道采砂综合整治“强化年”行动,长江江苏段禁采形势平稳可控;出台《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2021—2035年)》。太湖“两进三出”引排格局总体建成,新完工的新孟河工程成功进行调水试运行。启动实施新一轮太湖生态清淤工程,湖体水质稳定保持在Ⅳ类,太湖连续15年实现安全度夏;颁布施行《江苏省洪泽湖保护条例》,推进洪泽湖依法治理,洪泽湖入湖河道治理、周边蓄滞洪区建设和退圩还湖等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实施“百里画廊”“醉美湖湾”建设,改善洪泽湖生态环境,保障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江苏以管理能力提升解决深层问题,大力整治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不同类型碍洪问题284个,分类研究制定整改措施,2022年汛前全部完成整改,提前7个月完成任务。强力推进水面漂浮物打捞治理进度,里下河和苏南地区40多个区县一体化协同开展“清剿水葫芦、改善水环境”联保共治专项行动,共计打捞水葫芦等水面漂浮物730多万吨,区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江苏将幸福河湖建设纳入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范围,规定每个设区市建成幸福河湖15条以上、全省建成200条以上。基本完成新一轮以幸福河湖建设为主基调的“一河(湖)一策”修编工作。通过开展工作复核,设立奖补资金、全国首创“千亿规模”建设基金等,构建形成幸福河湖建设完整生态链条和系统业务闭环,掀起全省幸福河湖建设高潮。探索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推动跨界河湖协同共治,高效推进系统治水,共同推进联合护水。2022年,实现县级以上跨界河湖协同共治机制建设全覆盖。

当前,全省86.7%的重点河湖生态状况达到优良以上,水生生物资源呈现逐步恢复良好态势。国考断面水质优于Ⅲ类比例同比上升3.9%,无劣Ⅴ类断面,超额完成国家考核任务。115个长江主要支流断面水质优于Ⅲ类比例100%,50个主要入海河流断面水质优于Ⅲ类比例为96.0%,无劣Ⅴ类断面。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再增强

江苏是全国唯一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水是江苏最丰裕的自然禀赋、最灵动的生态要素和最鲜明的文化符号。江苏加快水利建设,强化水利管理,深化水利改革,推动水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水治理能力不断提高。

江苏挂图作战,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2022年全省用水总量控制在62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超过6.8%。发挥最严格考核作用,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分区分类制订节水目标和措施,全省水利行业全面建成节水型单位。加快实施1000个以上取水工程的规范化改造,新建124个重点大中型灌区的577个取用水在线监测站,深化取水许可告知承诺制,完成10个以上水权交易试点任务。

在全国首推“四水四定”试点,江苏重点围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等国家和省战略部署任务,兼顾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水资源禀赋条件,确定以南京市江北新区等8个地区(园区)作为全省首批水资源刚性约束“四定”试点地区,探索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构建与相关制度,为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积累经验。

江苏首创《取用水管理技术规范》地方标准,率先推进水资源管理规范化提档升级,3300个取水工程完成管理规范化改造。率先完成了覆盖全域的8000余个地下取水工程登记造册工作,强化水资源保护。2022年完成16个国家级县域达标、7个省级节水型工业园区、29个节水型高校建设任务,确定在宿迁市、无锡市新吴区、张家港市组织开展再生水利用试点建设。

2022年,全省水资源管理工作以深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重点,以推进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建设为主线,努力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节约集约发展之路,为建设“强富美高”现代化新江苏提供坚实水资源保障。

2023年,江苏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为统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着力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强化水资源与河湖保护,提升水利管理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和水旱灾害防御能力,为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三大光荣使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保障。

本版图片由江苏省水利厅提供

工程简介

吴淞江整治工程(江苏段)

2022年5月16日下午,吴淞江整治工程(江苏段)开工动员会举行。

吴淞江整治工程涉及江苏、上海两地,是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省际重大水利工程,总投资额超150亿元。江苏境内工程位于苏州昆山市,西起太湖瓜泾口,穿过京杭大运河,至苏沪交界与上海段河道相接,境内全长61.7千米,涉及苏州吴江区、吴中区、工业园区和昆山市。

工程完工后,将成为太湖第三条行洪通道,进一步提高太湖流域和工程沿线流域防洪排涝能力,改善区域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条件,提升苏州至上海内港航道航运能力,促进长三角地区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

2022年7月30日上午,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投资额和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开工动员会举行。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全长162.3千米,总投资438亿元。工程自西向东设五大枢纽,设计行洪流量从2270立方米每秒扩大到7000立方米每秒。工程实施后,将扩大淮河下游洪水出路,打通流域泄洪通道,减轻干流防洪排涝压力,洪泽湖防洪标准将由100年一遇提高到300年一遇,有效保障洪泽湖及下游地区2000多万人口、3000多万亩耕地防洪安全,同时也为提高淮河出海航道等级、增强运输能力创造了条件,助力实现“淮江海联运”,进一步助推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

信息来源:2023年1月14日《中国水利报》18版,程瀛 招锐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