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战”进行时】系列报道三:苏州 坚持系统化思维 打好碧水保卫战
发布日期:2019-07-23 09:10:44 浏览次数:

苏州张家港市凤凰镇金谷村生态美丽河道


苏州吴中区石湖人水和谐


苏州昆山市生态美丽湖泊—傀儡湖


 

    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人、省总河长发出“打赢打好碧水保卫战、河湖保护战”的动员令后,苏州市委、市政府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系统治理,打好关键战役,引导社会参与,治水护水用“实功”、见“实效”,努力展现碧波荡漾的水生态文明新画卷。

以上率下,高位推动出实招

问题是打好碧水保卫战必须攻克的一个个“山头”。

6月18日、19日,苏州市第一总河长、市委书记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张家港、常熟、太仓等沿江3市,专题调研沿江治理保护工作,实地检查企业排污、码头整治、钢渣清理、污水污泥处置、入江河道治理、水源地保护、生态涵养修复等情况,着力解决突出问题。6月27日,第一总河长召集沿江3市及市有关部门负责人,研究部署沿江污染和生态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按照“一米一米看、一段一段查”要求,细化落实“散乱污”企业排查整治、排污口排查整治、入江河道排查整治、企业废气排查整治、环境面貌排查整治等“五个专项行动”,要求在8月前取得阶段性成效、年底前全面整治到位,以高质量发展守护长江经济带自然之美和生态之美。

7月4日,苏州市总河长、市长推进城建交通水利重点项目建设,督查运河堤防加固、阳澄湖综合整治、高质量推进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和苏州城市中心区清水工程等项目建设进度,协调解决建设难题。2017年以来,苏州市水务局重点推进9个项目,将城市防洪、运河文化带建设和水环境治理等统筹考虑一并实施,项目总投资205.32亿元,2019年度计划完成22.39亿元。重点水利水务工程建设,为打好碧水保卫战奠定坚实基础。

水岸同治,整体联动强推进

苏州将全域纳入长江大保护范围。系统性、清单式、网格化推进长江、太湖、阳澄湖、七浦塘、望虞河及支流水岸同治攻坚行动,全面治理418条通江达湖支流,以主岸线两岸1000千米、支流两岸500米为范围,治理5.6万户农村生活污水,关停92家养殖场(户),收集2591家企业生活污水,治理302家码头船舶污染,整治884处“三违三乱”,对36座污水厂尾水按“苏州特别排放限值”实施提标改造,打造生态美丽河湖示范点、特色区、风光带,尽现江南水韵美。苏州市河长办作为打好碧水保卫战的“参谋部”,发挥好督促、指导、协调作用。目前7个方面的水岸同治整治任务启动率在90%以上。

张家港市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2017年以来,该市已累计关停内河港口非法码头845家,清理“僵尸船”260余条,拆除违章建筑3200余平方米,清理违章占用堆放1.3万平方米;着力打造沿江绿色生态廊道,拓展苇地1600亩,沿江新建绿化16千米、70多万平方米;积极开展增殖放流,落实长江禁捕制度,努力保护境内长江水生生物种群。在张家港中油泰富成品油码头,沿岸的护轮槛、系缆墩、护栏均已粉刷一新。码头上,有一个连接着通气管道的“大铁笼子”,它大小如一节货车厢,除了一扇带玻璃窗的小门外,旁边还有15扇网格状镂空的“窗户”。中油泰富石油集团大新油库负责人介绍,这是一个油气回收装置,可将作业过程中产生的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体全部回收,经过该装置处理后,最终转化成液体,可有效减少对长江的污染。

突出重点,集中攻坚见成效

今年上半年,苏州市42条主要入江支流水质全部为Ⅱ~Ⅲ类。全省2018年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综合考核结果近期公布,苏州市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以综合得分92.76的成绩,再次位列全省第一。

水质提升、环境改善、成绩突出的背后,是一系列攻坚行动凝聚的汗水。全市已累计整治“散乱污”企业(作坊)52232家,其中,整治提升20015家、依法关停 32217家;腾出发展空间73540.75亩。今年新改扩建污水厂28座,新增污水管网632.7公里,完成477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达81.2%,新增危废焚烧处置能力8.58万吨,新增工业污泥处置能力49万吨。全市河湖“两违”市级专项整治项目共1369个,至年底需完成整治820个,目前已完成506个,达61.7%。

打好碧水保卫战离不开冲锋陷阵的“铁军”。昆山市委、市政府创新治水体制机制,去年4月成立市水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河长办、农污办、黑臭河道办“四办合一”,整合全市15个部门共40人实体化办公。昆山市河长办发挥综合协调、督查督办、评估考核等职能,强化河湖长制工作和水环境治理组织保障。截至目前,昆山市606名河湖长已巡河湖3万余次,召开各级河湖长制相关会议1300余次,完成市级河湖375项“一事一办”清单任务。狠抓河湖“两违三乱”治理,形成以区镇、水务、城管、建设等多部门联动机制,重点打击河道蓝线范围内违法码头、违章搭建、违法占用,共清理河道蓝线范围内违章超50万平方米,清理垦种面积超20万平方米。同时,采取“覆绿、截污、管护”三项措施,巩固提升整治成效。今年该市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100万吨/日,基本消灭劣Ⅴ类水质河道,推动河湖长制工作由“见河长”向“见成效”转变。

全民参与,群策群力造氛围

“双战”战犹酣,全民来助阵。苏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党政领导,一级抓一级;河长主导,层层抓落实;社会引导,全民共参与”的河湖长工作机制,要求“有整体谋划、有专题活动、有宣传队伍、有宣传平台、有特色亮点、有经费保障”,基本形成“电视有影像、电台有声音、纸媒有报道、网站有信息、微信有推送”的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格局,为打好碧水保卫战、河湖保护战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苏州市河长办深化与主流媒体合作。开展“我的家·我的河”摄影比赛、“河湖长制河湖长治”漫画大赛,设立“河长在行动”专栏,进行“苏州圆桌河长制特别观察”大讨论,设置河长不履职曝光台,组织“双百优秀河长”推选。

巩固扩大宣传阵地。全市共设立13250块河湖长制公示牌,实现河湖全覆盖;设有20块“高炮”宣传牌,12条线路公交车车身、30个公交地铁站台灯箱、重要活动场所电子屏、重要河湖景区、皮划艇训练赛场、水利水务工程建设工地、社区宣传栏、小区围墙等均成为河湖长制宣传阵地,不断扩大河湖长制公益宣传覆盖面。

打造特色宣传活动。每年举办“我的天堂我的水”主题征文活动,开展河湖长制知识网络竞赛,拍摄制作河湖长制公益宣传片。全市已组建张家港市“美湖使者”、姑苏区“苏妈妈志愿护河队”、苏州高新区“苏州科技大学学生志愿者服务队”等253个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团体,共有志愿者4756人。常熟市印发河湖长制公开信、倡议书、家校联系本,昆山市自2017年连续举办三届水文化艺术节,吴江区联合西交利物浦大学举办水生态文明国际论坛,吴中区开展苏南运河“保护母亲河”“新年走大运”万人健身活动。

目前,苏州全市地表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升至87.5%,16个国考、50个省考断面全部达标,镇、村级河道保洁优良率整体提升约6个百分点,群众对河湖治理的满意率在90%以上。人民群众从中享受到了碧水保卫战、河湖保护战的丰硕成果。(摘自7月23日《新华日报》责编:省水利信息中心 程瀛)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