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防汛防旱抢险中心“七个到位”做好防汛战备工作

发布日期:2019-06-11 09:50:30 浏览次数:

一是人员到位。实行全员抢险,建立“1+4+8”模式,确定1名“抢险负责人”负责本年度防汛抢险、指挥调度工作;根据人员工作性质、特长,建立4个抢险分队,执行各项抢险任务;设置8个应急值班小组,第一时间负责人员组织、物资装运等工作,缩短抢险准备时间。充分发挥纪检监督职能,强化人员管理,形成闭环管理。

二是设备到位。深入推进“周检月试”,印发《关于深化防汛抢险设备周检月试的指导意见》,明确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工作流程等内容。开展设备管理等级评定工作,构建防汛抢险设备三级养护模式。完成17台抢险大型设备、应急排水车等负载性能测试、138台套抗排设备检查保养和试运行、37台套抢险设备运行测试及保养、89卷4450米电缆线的清洁整理归类,确保“拉得出、打得响”。

三是物资到位。完善《物资仓储管理办法》,规范物资管理,统一出入库流程和台账,完成所有物资养护,保证物资100%完好。推进仓储信息化建设,实现仓库物资单元存放的3D虚拟查看,实时通报物资存储变化、出入库扫码、查询信息。采取单元化存储,安装二维码实现信息化管理,提高了防汛物资出入库和管理效率。

四是预案到位。按照省厅“预案要管用”的要求,完善防汛应急预案,建立健全防汛抢险应急响应机制,与省防指同步启动应急响应,着力提高防汛抢险应急响应处置能力。明确了应急响应组织保障体系,细化了应急响应程序,涵盖防汛、防旱、防台、抢险四种不同任务应急处置,保障防汛抢险工作有序开展。

五是调度到位。编制出版《防汛抢险应急调度规程》,规范操作流程,提高队伍快速集结、快速反应、快速处置专业化水平。升级防汛抢险调度中心,优化调度平台,实现人、机、物三方配合无缝对接,打造“一站式”信息化抢险调度管理平台,并综合利用GPS定位、4G单兵、无人机等信息化传输手段,将现场情况及视频及时传回调度中心,为技术专家应急抢险决策提供参考,做到精准研判,科学抢险。

六是训练到位。狠抓以练代训、以训促战,开展冲锋舟训练、应急调度流程演练等多期针对性训练,以实战标准全方位锻炼抢险队员命令执行能力。完成全省“首套”共5本防汛抢险系列教材的编制出版,涵盖我省各类常见的险情处置。积极拓展训练方式,重点以技能实训室和训练场为平台,探索采用3D虚拟仿真技术开展防汛抢险演练培训,从视觉、听觉全方位展现防汛抢险灾情及现场处置。“首次”将应急救援纳入防汛抢险日常培训,在执行任务时配备应急救援员,确保现场抢险人员安全。

七是宣传到位。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站、抖音等多媒体平台,发布各类报道60余篇,展现防汛抢险与高质量发展形象。在全国防灾减灾日,转载洪涝灾害防御自救知识,突出社会公益作用。开展防汛抢险制式化研究,编制出版全国“首个”防汛抢险《制式化建设技术指引》,对防汛抢险队伍标识形象、抢险服饰、抢险车辆、抢险设备、防汛仓库及附件系统,统一形象设计,完成设备制式化涂装254台,充分向社会公众展示新时期专业抢险队伍的良好形象。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