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通市水利局召开全市水利局长工作会议,回顾总结2018年全市水利工作,认真分析研究当前水利发展形势,部署落实2019年水利工作任务,动员全市水利系统干部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标高质量,聚力再出发,奋力谱写新时代南通水利工作新篇章。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晓春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蔡莉主持。
会议首先传达了省水利厅陈杰厅长对南通水利工作的批示精神,总结了去年全市水利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成效。2018年,全市河长制工作实现从“全面建立”向“全面见效”阶段性转变,其中长江河长制工作成为全省两个治理工作典型之一,《中国水利报》介绍了南通经验。南通市建成国家级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连续5年蝉联全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优秀单位。全市防汛防台工作总体平稳,抗御了6个台风及多次强降雨袭击,获国家有关部门肯定。组织实施九圩港提水泵站工程等10项省重点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通吕运河水利枢纽工程。全市水生态治理、水安全保证、水资源保障、水环境整治、水法治建设、水改革发展、水服务民生、水行业清廉等“八个水平”有效提升。市局在市人大常委会评议的15个重点政府部门工作中名列第二名,获优秀等次。
会议分析了当前水利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和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系统治水提质效、创新实干争一流”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详细部署安排了今年全市水利工作“突出八个强化,推动八大方面发展高质量”的目标任务。2019年南通市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统领,重点在长江大保护、中心城区水质提升工程和农村水环境治理等方面,进一步探索具有江海特色的系统治水新路。在河长制工作方面,南通市将坚持统筹水的全过程治理,进一步推进系统治水,突出上下齐治、流域同治、水岸共治、江海联治等系统治水思路,重点督促各级河长履职尽责,同时抓好长江、如泰运河等16条市管骨干河道治理工作,深化拓展“3111”生态样板河道工程,深入融合“三乱”整治、“三清”行动、“三河”治理、农村环境“五位一体”长效管护等专项工作。在城市河道治理方面,该市将围绕全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目标任务,运用系统思维和“绣花”功夫,着力推进中心城区水质提升工程,通过水系连通、内源污染治理、自然活水、控源截污、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五大措施,重点抓好22条断头河、25条清淤河道,以及智慧控制系统和闸站自动化改造工程的实施,力争中心城区濠河周边45平方公里范围内全面消除黑臭水体,主要河道达到Ⅲ类水标准;农村河道整治方面,将以畅流活水、自然生态、提升环境为标准,组织实施全市农村河道疏浚整治三年(2018-2020年)行动计划,完成4700多条段河道治理任务,同时研究治理农村地区水环境,力争早日消除黑臭水。此外,南通市还将在重点水利设施建设、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河道空间资源管护、水利改革创新、推动治水惠民、全社会合力治水等方面谋求高质量。
会议强调,要加强党的建设,狠抓主体责任,推动全市水利系统各级党组织切实履行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把水利行业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要加强作风建设,以实实在在的方法、实实在在的创新、实实在在的行动了,提升行业形象。要加强责任意识,强化担当精神,做底数清、情况明、能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水利人”。要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学习培训、人才培养、健全机制,不断提高水利干部职工的综合能力素质。
会上,通州区水利局、海安市水利局、启东市水务局、崇川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分别作交流发言。
市局全体局领导,市水文局领导,各县(市、区)水利部门主要负责人,市局机关全体公务员、直属单位班子成员参加会议。(供稿:南通市水利局 责编:省水利信息中心 程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