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多措并举持续做好当前抗旱保水工作

发布日期:2019-12-02 10:18:16 浏览次数:

9月7日至11月18日,全市累计降水量仅有12.2(溧水)~18.8毫米(浦口),和常年同期相比,严重偏少9成,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少值。全市251座水库(13座中型、238座小型),经统计,13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约0.87亿方,较常年同期偏少4成,85座小水库在死水位以下甚至干涸等。8月以来,全市各级防汛防旱部门组织做好蓄水保水、引水翻水,市农业农村局等相关部门也积极做好相关抗旱工作。

一是防汛与抗旱两手抓。8月初,汛期尚未结束,考虑到今年梅雨期累计降雨量比常年偏少3-5成,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办公室强化水雨情分析研判,在保证防汛安全的基础上,科学调度水务工程,积极做好引水调水工作。调度六合区三汊湾闸、红山窑闸引长江水入滁河,红山窑泵站开机翻水量0.9亿方,滁河六合水位保持在7.0米左右;高淳区水碧桥闸、杨家湾闸引水阳江水入固城湖,引水量1.67亿方;溧水区天生桥闸引石臼湖水入秦淮河,引水量1.79亿方,秦淮新河泵站引长江水入秦淮河,引水量1.41亿方,秦淮河水位保持在7.0米以上,重点保障了全市水稻抽穗期等大量用水。

二是全力翻水抗旱。根据旱情发展,印发《关于做好当前抗旱保水工作的通知》,9月10日起,调度高淳区蛇山泵站开机向固城湖补水,翻水量0.6亿方;10月18日,市防汛机动抢险队在水碧桥河口临时架机40台套翻水入固城湖(流量约10立方米/秒),已翻水量约2040万方,支援高淳区抗旱补水工作,固城湖水位保持在8.0米以上;11月9日,溧水区实施应急引水工程,沿石臼湖堤岸打坝开沟,引石臼湖水到新桥河,秦淮新河泵站加大抽引长江水入秦淮河,秦淮河东山水位从7.0米提高至7.3米,开启天生桥闸引秦淮河水入石臼湖,解决溧水抗旱水源问题。同时,8月以来,还调度六合区尖山、胡庄、肖庄,高淳区淳东、黄泥闸等骨干翻水线,共投入抗旱泵站842处,开机25.3万台时,清理沟渠353千米,累计翻水量6.84亿方。

三是加强技术指导。气象部门开展秋收秋种气象服务,利用合适的天气条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农业农村部门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查墒情苗情,指导农业抗旱;加快水稻收获进度,趁早腾茬秋播;油菜优先采用育苗移栽,适时喷灌或滴灌;设施蔬菜覆盖遮阳网,喷施新型抗旱调节剂;渔业减少换水频率,减少投饵和渔药使用量,科学使用微生态制剂和增氧机械,促进内源水循环;已播(载)种小麦、油菜采取浇水、滴灌措施,确保满足土壤墒情、油菜活颗;水产养殖达到商品规格提前捕捞上市,不能上市的组织并塘或转移。绿化园林部门合理安排浇水时间,增加灌溉频次,对枯死植物适时补种,采取搭盖荫棚、遮阳网等措施科学养护,主城六区累计出动浇水车辆5061台班,浇水总量16.5万吨,浇水面积4100万平方米。(供稿:南京市水务局 责编:省水利信息中心 程瀛)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