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智慧”加持,太湖骨干水利枢纽全面开展防汛“体检”
发布日期:2025-04-11 10:50:35 浏览次数:

交汇点讯  传统水利物资仓库变“聪明”,闸门装上“双保险”,让青年技术员在实战中淬炼成钢……防汛大考来临前,省太湖地区水利工程管理处立足防大汛、抗大险,用科技与人才的双重密码,构筑起立体化防汛安全网。

防汛应急如何实现仓库物资快速响应?常熟枢纽管理所给出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令人眼前一亮!工作人员只需轻点手机屏幕,几秒内就能精准调取仓库内的防汛物资信息。仓库是如何变聪明的?得益于常熟枢纽对标准化仓储的改造和规范化管理。通过“地面堆高+货架分层”的垂直存储模式和智能管理软件,防汛物资实现“一物一码”精准定位。同时,深化工作区域整理、整顿、清扫、清洁“4S管理”办法,建立设备管理精细化责任清单,提升防汛物资调配效率和运维水平。

 

仓库变智能,闸门也用上了新技术。作为承担防洪保安、引江济太等重任的“水上卫士”,位于镇江丹阳的界牌水利枢纽运行任务繁重,管理所始终把闸站工程安全运行放在首要位置抓实抓好。

由于枢纽出水闸门下落速度不可控,启闭机飞刹作为闸门的“刹车”,在频繁作业中会严重磨损,是影响工程安全度汛的一大隐患。针对这一难题,界牌水利枢纽的技术骨干们主动出击,创新实施大型机组快速闸门伺服制动装置项目,研发“新型无动力液控阻尼装置”替代原本的飞刹。安装上这个形似缓冲器的装置,枢纽成功破解了大型闸门下落速度失控难题,闸门实现平稳安全下落。

无独有偶,常熟枢纽也实施主机组出水门电动落门改造项目,在保留传统自重落门形式以应对意外失电情况的基础上,增加转换开关,改造电气回路,减少对飞刹的使用,解决了磨损问题。这些“小切口”创新带来了“大成效”,首批投入使用的启闭设备均表现良好,损耗显著降低,相当于给闸门上了“意外险”。

与此同时,练战结合育精兵的故事正在各个枢纽持续上演。位于常州的奔牛水利枢纽的“95后”职工蒋缪霖系着安全绳站在悬空的闸门上,油污浸透的双手稳稳完成闸门钢丝绳养护。“关键时刻,我们青年必须顶得上去!”掷地有声的话语,在江风中格外响亮。面对2个月内要完成55项养护任务,这个青年技术团队紧抓停航和休息间隙,以实际行动,高效完成了设施设备的全面检修。

界牌水利枢纽则将学习课堂搬到检修一线。12000米钢丝绳、182个控制柜、50台启闭机……为尽快完成检修任务,管理所组织开展“现场观摩+实操教学”专项培训。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进行要点讲解、亲身示范,年轻职工跟班实操,检查锈蚀、更换螺丝、打磨喷漆……他们在江边用一整天的时间,自主完成了20台柜机、200颗螺丝的更换和维护,让年轻职工在以学促干中淬炼成长。

目前,我省太湖地区各骨干枢纽已陆续完成全面“体检”。当智慧力量注入传统水利,当青年担当碰撞硬核技术,新时代的治水答卷正在太湖安澜中徐徐展开。

交汇点通讯员:丁雨卉 彭文佳 张含语 蒋卓岑

来源:交汇点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