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是淮河流域防洪体系的标志性、战略性工程,对保障淮河流域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支撑淮河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1月13日,由江苏省水利工程建设局主办、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承办的“水利重点工程建设一线行”主题采风活动奔赴盐城、淮安多地,实地探访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以及苏北灌溉总渠阜宁腰闸拆除重建工程建设进展情况。
先导工程充分发挥效益,
在建工程全面加速推进
淮河入海水道位于淮安市和盐城市境内,南靠苏北灌溉总渠,西起洪泽湖二河闸,途经清江浦区、工业园区、淮安区、阜宁县、滨海县、射阳县和省淮海农场,至滨海县扁担港注入黄海,全长162.3公里。二期工程是在一期工程已经确定并形成的河道范围内,通过挖宽挖深泓道、培高加固堤防、扩建控制枢纽,使泄洪流量从每秒2270立方米提高到7000立方米。
眼下正值初冬时节,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各施工现场内机械轰鸣、车辆穿梭,施工人员抢抓时机、分工协作,组成一幅热火朝天的建设图景。盐城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综合科副科长戴荣强告诉记者,二期工程建成后,将进一步扩大淮河洪水入海出路、提升全流域防洪除涝减灾能力,使洪泽湖防洪标准由100年一遇提高到300年一遇。
“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淮河中游防洪除涝压力、减少洪泽湖周边滞洪区运用几率,而且可以提升渠北地区排涝能力。”戴荣强说,“在保护洪泽湖及下游地区2000多万人口、3000多万亩耕地防洪安全的同时,也为发展航运创造了条件。”
张家河闸站是淮河入海水道二期盐城段首个开工建设的穿堤建筑物工程,已完工投入使用,全面具备挡洪排涝功能,使滨海县城排涝标准提高至10年一遇。“今年汛期,张家河闸站开闸排涝7次,共计开闸300余小时、排除涝水6000余万立方米,有效防范了强降水引发滨海县城积涝,保障了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盐城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工程科科长陈小新介绍道。
先导工程充分发挥效益,在建工程也全面加速推进。据了解,2023年度盐城段13.8公里河道工程于汛前完成北泓开挖及其常水位以下河坡防护施工,均实现汛前通水的节点目标;滨海枢纽开展南、北船闸主体工程施工,淮阜枢纽已开工建设;2024年6月,陶圩河闸站已完成水下主体工程建设并通过通水验收,目前正在开展附属厂房装修等工作。
坚持技术创新引领,
匠心筑造“世纪工程”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极为重视技术创新工作。在工程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淮安枢纽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不再只是简单的机器轰鸣与人员繁忙的景象,而是用数智技术提升施工效率与安全性。
淮安枢纽的钢筋智慧加工中心里,钢筋滚焊机自动化生产线、数控钢筋弯曲中心等多条全自动化生产线正在有序地运行,钢筋加工生产线原料自动上料,自动定尺剪裁和自动加工,实现钢筋半成品高效自动化连续生产;BIM(建筑信息模型)则可做到施工现场三维立体展示逼真形象,从而发现并解决施工前工程存在的问题。
“此外,我们还建设了基于数字孪生理念以及智能算法、智能传感、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智能混凝土拌合站,实现对混凝土生产全过程数据采集分析,对原材料进场到现场浇筑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淮安枢纽建设处副主任王洪玉说。
施工现场还在许多细节处融入了智能化的技术创新,例如智能安全帽系统,不仅实现对佩戴人员的精准定位,还具有实时录像、安全监测、实时对话、脱帽报警、应急报警等功能;电子围栏则将员工通道与车辆通道分开设置,通过车辆智能车载系统及智能安全帽的GPS定位功能实现人车分流……施工设备仿佛被赋予思考的能力,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降低人为失误的风险。
紧邻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的苏北灌溉总渠上,有一座始建于1957年的阜宁腰闸。老闸已建成使用 60 多年,沉降量大、老化明显,尤其是防渗体系隐患严重。阜宁腰闸拆除重建工程中设计采用了劲性复合桩基础的新型工艺——先施工水泥搅拌桩,成桩12小时后在搅拌桩桩位上,静压桩机施打预应力管桩至设计要求高程。此种工艺提高了软土地基桩基础的承载力,而且节约了建设资金。
“在新工艺的加持下,阜宁腰闸今年汛前顺利通过水下工程验收并投入运行,至今已排水13.7亿立方米,既保障了洪泽湖及其下游地区的防洪安全,又满足了腰闸下游80万亩农田的灌溉需求,为今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工程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江苏省阜宁腰闸管理所所长刘新标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科学规范管理,
提高工程质量“标准线”、系牢工程建设“安全绳”
“在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我们以‘四全五统’工作机制为统领,以质量安全‘一单三联’‘周周报’为抓手,强化监督管理,切实打造‘精品工程’‘精管工程’。”参观已完工的张家河闸站时,陈小新这样告诉记者。
为强化建设监督管理,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盐城段先后出台设计变更、项目验收、稽查检查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规范建设程序。同时常态化做好全节点把关督导和每周三方任务清单管理,构建项目法人、施工、监理同向发力,纵向监管的建管新局面,实现质量建设高标准,进度推进高效率,安全治理高水平防范重大节点失控,预先化解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风险。
位于淮安市工业园区境内的宋潮站是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的新建泵站,主要承担工业园区范围内,三闸干渠以南、入海水道北堤以北、宁连公路以东、南二支沟以西区域排涝任务,总排涝面积35.99平方公里。
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和平南站等工程项目经理朱海荣告诉记者,宋潮站建设项目开工以来,一直严格执行水利部制定的“查找、研判、预警、防范、处置、责任”六项机制安全风险管理。
“以往建筑施工过程中,高空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是最常发生的五种安全事故,其中高空坠落伤害事故发生的比例占总数的一半以上。”朱海荣说,为此,宋潮站项目部编制了相应的应急处置专项方案,并开展了高处坠落应急救援演练活动。“现场所有支架均采用盘扣式支架,代替了传统的钢管脚手架,外立面防护则采用打孔式钢板网,操作面及安全通道采用钢制的卡扣式脚手板。这样大大提高了安全防护性能,又保证美观,为工人在操作过程中提供了更加安全的施工环境。”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陆威/文 王瑞枫/摄 王悦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