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苏州市工业园区界浦港与吴淞江交汇处正在施工的河床上,一座巨大的钢筋混凝土“城堡”已拔地而起,展现出雄伟敦实的气象。不久的未来,这座坚实的“城堡”上将会架起一道国内少有的新型中枢旋转门,为吴淞江流域防洪除涝、水生态环境保护再添一道足够的坚固“保险栓”。
11月12日,由江苏省水利工程建设局主办、交汇点新闻客户端承办的“水利重点工程建设一线行”主题采风活动来到苏州市界浦港大孔闸项目施工现场,实地探访吴淞江(江苏段)整治工程建设进展情况。
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展开吴淞江流域的地图,只见一条条河道纵横交错,织出了一张覆盖江苏、上海两地的细密水网。如何进一步提高流域防洪排涝能力,改善区域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条件,同时提升内港航道航运能力,是西起太湖瓜泾口,向东经苏、沪两地至长江口的吴淞江整治工程需要重点应对和解决的问题。
“提升流域、区域及沿线地区的防洪安全是吴淞江整治工程,特别是江苏段工程的重中之重。”苏州市水利工程建设处副处长王卫带领记者来到苏州市界浦港大孔闸项目施工现场,指着拔地而起的大孔闸基座介绍道,“吴淞江整治工程江苏段位于苏州市境内,总投资158.9亿元,整治工程主要包括河道整治、配套扩建水利枢纽、新改建跨河桥梁、水系影响调整等。工程完工后,将成为太湖第三条行洪通道,扩大太湖流域东排入海规模,同时增强水资源配置能力。眼前正在施工的界浦港大孔闸就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单孔净宽60米的中枢旋转门结构是界浦港大孔闸的一大亮点。据介绍,界浦港大孔闸的横截面整体为圆形,闸门围绕圆心旋转一周,正好构成一个圆柱形。“这样独具匠心的设计,不仅工程布局整体性非常好、占地少,而且旋转开闭的闸门全打开的时候,水面上完全看不出来,完全不影响船只通航。同时运行非常灵活,可带水头启闭,也方便常规检修维护。” 王卫说。
界浦港大孔闸建成之后,一旦汛期来临吴淞江变成泄洪通道,闸门旋转升起即可对于吴淞江干道的水体进行控制,防止倒灌进入界浦港。与之类似的多个两岸口门控制建筑物工程连同河道拓浚、堤防建设、护岸修建以及跨河桥梁工程、水系影响建筑物工程,共同组成了吴淞江整治工程。“该工程是长三角一体化区域水网互联互通骨干工程,是水利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大行动,体现了示范区协调治水机制的全面强化。”王卫介绍道,“工程的实施将助推太湖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大大提高太湖洪水外排能力,改善区域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条件,提升苏州至上海内河航运能力,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精细化、智慧化管理,
让水利工程建设更加优质、安全
水利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围绕加快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水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江苏省水利工程建设局提出了以促进项目法人能力提升机制、加强设计文件指导服务机制、强化施工图审查监管机制、完善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推广全节点把关督导机制、大力推行“三联单”工作机制为内核的深化水利建设管理改革“六项机制”。吴淞江(江苏段)整治工程正是积极响应“六项机制”的代表,通过强化监督检查、细化制定各类管理制度,努力打造放心工程、优质工程、精品工程。
以界浦港大孔闸项目为例,该项目工程不仅严格落实设计咨询及设计交底、图纸会审等制度,同时,现场危大工程专项方案还会及时组织专家论证后严格按方案实施,从而确保以最优化的方案保障最优异的工程品质。
此外,界浦港大孔闸项目施工过程严格执行三检制及工序报验制度;针对施工质量通病开展QC小组活动,通过PDCA循环不断改进施工工艺和技术习惯。“我们始终秉持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工程。例如采用新型锥形保护层垫块确保构造物钢筋保护层合格率达到90%以上,通过严格把控工艺细节,全力消除质量通病。”王卫说。
在建设管理方面,界浦港大孔闸项目还引进了智慧工地信息化管理系统,打造智能化智慧建造平台,实现了重大项目“一屏掌控”。记者在智慧工地安全管理系统的大屏上看到,塔机监测、塔吊监测、混凝土测温、基坑监测分析、设备管理等各个指标数据都在实时滚动更新。通过积极运用智能安全监控报警系统将传统的人工监测转变为新型的信息化自动化监测,大幅提升了监测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与此同时,我们着力构建了全方位的‘处置机制’来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从综合应急预案的编制、完善,应急队伍的建立,应急物资的准备,到及时开展综合应急演练和各类专项应急演练,通过演练过程中快速有效的应急处置开展,切实提升了工程的安全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置能力。”王卫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陆威/文 王瑞枫/摄 王悦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