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9年引进“南水”超93亿立方米,地下水位回升10.64米
发布日期:2024-01-19 15:06:07 浏览次数:

到去年年底,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水源进京已满9年。9年来,北京累计利用“南水”超93亿立方米,全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500万。“南水”进京后,北京水务部门始终遵循“节、喝、存、补”的用水方针,珍惜用好每一滴珍贵的南来之水,使北京的“水家底”也越来越厚实。


主要自来水厂基本实现双水源供水


走进丰台河西第三水厂,配水机泵发出“嗡嗡”的轰鸣声,清澈干净的自来水源源不断流入供水管网,再输送到千家万户。


去年10月,丰台河西第三水厂(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新增供水能力6万立方米/日,惠及周边5万居民。这也是北京第14座接纳南水的水厂。从2014年北京城区最先接纳“南水”的水厂——郭公庄水厂开始向居民供水到现在,越来越多水厂将“南水”纳入供水水源,超过1500万人口因此受益。


据了解,在93亿立方米进京“南水”中,有63亿立方米主要用于居民生活用水,约占进京“南水”总量的七成。目前,全市主要自来水厂基本实现双水源供水。2023年,北京市水务局还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生产生活利用“南水”的比例,夏季高温时日用“南水”量最高值突破340万立方米。如今,南水北调水已成为保障北京城市用水需求的主力水源。


水资源战略储备大幅增加


1月中旬,颐和园湖面早已结冰,可紧邻颐和园的团城湖调节池内仍涌动着一池鲜活的“南水”。


团城湖调节池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的终点,同时也是南水北调配套密云水库调蓄工程的起点,连接密云水库、南水北调来水两大水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南水北调密云水库调蓄工程有两大主要功能,一是调蓄,二是储备,简单来说,就是把城区水厂用不了的 ‘南水’输送到密云水库存起来。”北京市南水北调团城湖管理处副主任张国宇说,南水北调配套密云水库调蓄工程全长103公里,沿途设有9级泵站,经过京密引水渠和20余公里的管道,将“南水”反向输入到密云水库。


张国宇介绍,从2015年9月11日南水北调配套密云水库调蓄工程第一次启动反向输水以来,几乎每年的3月到10月期间,市水务局都会根据城区“南水”的调配情况,适时启动反向输水,将一部分“南水”储存起来。


据统计,9年来,北京累计向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大宁调蓄水库、十三陵水库、亦庄调节池存蓄水量约8亿立方米,其中密云水库累计存蓄超过5亿立方米,怀柔水库存蓄约1亿立方米。得益于此,密云水库蓄水量快速恢复并稳定在30亿立方米左右,2021年北京经历“超长汛期”,密云水库的最大蓄水量更是达到35.79亿立方米,创建库以来最高纪录,大大加强了北京地区水资源的战略储备。


平原区地下水增加54.5亿立方米


“南水”进京后,本市还利用京密引水渠等引水工程连通水库,通过境内永定河、潮白河等主要河道向地下水源地补水,实现了本市重点水库、地下水源、河湖水网、输水管道渠道等互连互通,有效助力河湖生态环境复苏。


“像南水北调配套密云水库调蓄工程,沿途经过海淀、昌平、顺义、怀柔、密云五区,在怀柔的雁栖河、顺义的小中河等位置,都有管道和泵站连通河道,可以通过河道补水,有效回补密怀顺地下水源地。”张国宇说。


2023年,永定河、潮白河等补水5.3亿立方米,全市五大主干河流连续第三年全部重现“流动的河”并贯通入海。其中永定河补水4.1亿立方米,为达到2023年度永定河(北京段)全线有水目标和复苏沿线的生态环境提供了充足水量保障,永定河自1996年断流以来首次实现全年全线有水。


与此同时,本市地下水超采情况也得到了有效控制,通过综合实施“控、管、节、调、换、补”治理措施,全市平原区地下水位连续8年累计回升10.64米,增加储量54.5亿立方米。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