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全 促发展 2021防汛抗洪回顾之苏州篇
发布日期:2021-10-27 11:15:03 浏览次数:
苏州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在省防指和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汛期实现“不亡人、不伤人、少损失”目标。
近年来,苏州持续加大水利建设投入,不断提高防洪排涝标准,工程综合效益充分显现。同时深化防汛体制改革,不断强化应急机制建设,防灾减灾能力稳步提升。今年汛期苏州市遭遇风、暴、潮、洪四碰头,主要河湖水位快速上涨,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市县两级上下联动、防指成员团结协作,完成了防灾抗灾各项工作任务,保证了城市运行正常有序。
高度重视,靠前指挥
4月底,苏州召开全市防汛会议,与各地签订责任状,压紧压实责任。要求各地各部门强化风险意识、落实主体责任、紧盯关键环节、加快工程建设、严密协作配合,把握工作主动权,确保全市安全度汛。今年梅雨期总体平稳,但是“烟花”“灿都”给苏州市带来较大的风雨影响。防汛防台最紧要关头,许昆林书记、李亚平市长现场调研检查防汛,亲自部署;王翔常务副市长、蒋来清副市长轮流坐镇市防指,多次赴现场检查指导,每天早上、下午、晚上会商,及时研判应急响应级别、制定超警超保水位对策,全过程抓好防御台风的统筹协调、研判指挥工作。水务、应急、交通、气象等条线领导,带班值班、滚动会商。各市、区主要领导深入一线、各级防指严肃纪律、迅速响应,汛期各项工作任务指挥严密,部署周密。
预报及时,决策精准
建立了气象、水文、水务分析会商机制,雨情、水情、工情、险情等信息化、实时化展现,为领导精准决策和高效滚动会商提供坚强支撑。市气象部门针对突发灾害性天气加强监测分析和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服务,气象、应急、水务部门联合发布防御短信,启动台风提醒信息全网发布,向公众和全市防汛应急责任人发送提醒信息20余万条,覆盖2220万人次。省水文局苏州分局及时编报汛情简报、快报,应急响应快报,为防汛水情的快速传递发挥了重要作用。依托“智水苏州”平台,全面呈现区域水情工情雨情,有效整合多源信息,实时监控预警汛情,提高防御效率和效益。“烟花”期间,基于信息平台和水务专家“智囊团”,及时将浦南(平望、汾湖)、昆南作为防御重点,科学制定“调控水位、错峰排水、高潮消纳”的技术路线,明确“上挡下泄内蓄”的实施方案。
机制健全,协调有力
今年初,苏州市调整了市防汛防旱指挥部组成人员,新增文广旅局、通信行业管理办公室、网信办、消防支队,进一步充实了防汛力量。9月份根据省防指要求将防汛防旱指挥部更名为防汛抗旱指挥部。结合“健全区域性重大灾害事故联防联控机制,推进防灾减灾一体化”的要求,与气象、应急部门联合制定了《应对突发灾害性天气的联动工作机制》,提前做好灾害防范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推进“一体化”防御,市应急、水务、消防建立联动机制,市本级7辆大流量移动泵车在消防站场待命,全面实现“车等雨”。对上(级)汇报、对下(游)沟通,台风期间商请省防指协调太湖局沟通上海开启蕴藻浜西闸、淀浦河西闸,行昆南涝水;请示省防指关闭望亭立交,打开蠡河枢纽行吴江运河涝水,有效抑制住淀泖区水位上涨。
群策群力,合力攻坚
今年台风期间,全省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尤其是“烟花”期间正值各市区党代会陆续召开,各地能够统筹安排好党代会和防汛、防台、防疫各项工作,确保党政有1名主要领导坐镇乡镇街道靠前指挥。市防指各成员单位主动担责、各尽其责,并创新防台举措,将台风影响降到最低。应急部门前置220名武警消防官兵至吴江险工患段,赴平望对危化企业开展“一企一策”防御;教育部门启用140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作为避灾安置点,接收安置群众5.7万人,实行弹性上下学制,中小学做好课后延时服务、幼儿园开展好托管服务;城管部门开放全市476处公共停车场点,供市民免费停放车辆;公安部门及时调整高速公路管制级别,采取人性化的市区道路临时停车措施;文广旅部门关闭博物馆、景区和全部开放式景区的小景点及游乐设施;交通(海事)部门落实太湖封航、船只回港、省际班线停运、公共交通线路调整等措施;农业农村部门发布防台紧急通知信息65110余条;轨道集团对高架线路和部分地面路线采取停运措施。军分区、消防救援支队、武警支队前置备勤点,出动兵力近600人次。全市召回各类船只6552艘、上岸16688人;危房转移9331户、23840人;停工工地17906个、转移128812人;停工企业5330个;拆除户外构筑物(含塔吊等)4940个;派出巡查队伍7953个,巡查67628人次。
预案充分,调度科学
今年,苏州市在2020年超长梅雨的经验基础上,编制了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得益于全面修订的防汛、防台应急预案,有条不紊开展各项工作。Ⅱ级响应期间,市防指成立综合组、抢险救灾组、宣传组、专家组四个防汛应急工作组集中办公。提前制定预案、细化措施,做好平望区域、城区老旧危房人员的撤离准备,确保一个不落下。紧盯城市下穿立交、地下空间、隧道涵洞、轨交在建工地等重点部位,落实应急排涝措施,全力保障城市正常运行秩序。根据上游分流、自身强排、下游畅通的调度原则,按照水雨情和洪水位情况,在区域河网水位下降同时想方设法促进太湖洪水下泄,今年汛期沿江市控口门累计排水737潮次,排水量37.25亿方。严防死守确保太浦河、望虞河行洪畅通和堤防安全。
下一步,苏州市将强化问题导向,加快补齐短板,全力提升防汛防台现代化体系和能力。一是加快重大工程建设,提升“抗”的能力。二是加快排水管理体制改革,提升“防”的标准。三是加快水务信息化建设,提升“智”的水平。扎实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为促进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