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洪一线水利青年在行动】奋勇逆流而上 不负青春之志——水文青年全力迎战2020年梅雨期暴雨洪水
发布日期:2020-08-05 09:38:40 浏览次数:
43天“超长待机”的梅雨季节,预警预报不断,应急响应升级。
面对严峻汛情,全省水文青年“生力军”迅速进入战斗状态,40支青年应急监测队逐浪而行,367名青年以热血筑起一道坚固的“水文防线”。
长江江苏段全线超警,沿江河湖水位高位波动。太湖入汛以来流域多站超保,区域水位大幅上涨。水位、流量、雨量等水文情势如何?这些问题时刻牵动着水文人的心。
为在第一时间测得关键水文数据,为汛情“画像”,省水文局启动我省超标准洪水水文应急监测,水文应急监测队的尖兵们每日在数个测站之间奔波往返,活跃在应急监测一线。径流小区监测、沿海涵闸监测、秦淮河水系监测、城市防洪监测、环太湖巡测、苏沪省际边界监测、淮河入江水道行洪流量监测……
面对一场场暴雨、一次次险情,水文青年快速反应、及时监测,所有测站加班加点、加测加报。在珍贵的数据面前,风吹雨打的不适、双脚长时间浸泡水中的寒冷、手心传来的钻心疼痛似乎都不值一提。他们用担当与奉献换来的每一份监测数据、每一份实测流量成果都为各级防汛指挥部门提供第一手“情报”,为防汛科学精准调度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当水雨情形势逐渐严峻,全系统各相关分局预报员与省局首席预报员紧急连线,有序开展会商。
鉴于全省预测预报工作点多面广、战线长、时间紧、任务重,为保证工作质量和效率,省水文局紧急从站网科、水资源评价科、水质科等部门抽调专业素质过硬的年轻力量,组建起一支年轻有力的水情预报小分队。
入梅以来的每个早晨,这支青年团队都要汇总整理8时必须准时上报的《全省水雨情势预测分析》,为省政府和省级防汛指挥部门提供水文分析预报成果。这些呈交给防汛调度决策参考的情报预报,不仅凝结着省局水情科的心血,更离不开各分局水情预报人员的支持。
加强水雨情监测预报,及时发布水情预报快讯,一次次精确的预测预报背后,是首席预报员熬红的双眼,是水情人听雨难眠的夜晚,是长期的技术积累,是水文人防御水旱灾害的初心。
高频次的预报工作锤炼了全省水情预报队伍的预报能力,每一次预报结果被验证的那一刻,成绩就已经属于过去,预报员们一次又一次将业绩归零,在高精度、甚至是零误差的预报之路上再度出发,为抗洪前线的防洪决策、科学调度筑起了坚不可摧的“情报战线”。
智慧互联——青春在信息保障中当栋梁
入梅以来,网络数据中心全体青年严格落实7×24小时值班“零报告”制度,开展网站、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状况全天候监测,快速定位网络故障,对信息安全事件提前预判,对影响水利业务系统的攻击行为及时处置,保障汛期水利网络安全。面对信息技术变革不断加快,这支年轻的队伍紧跟最新动态,扩充理论知识,增强工作能力,以专业素养扛起了加快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重任。
在网络数据中心全体青年的精心维护运行下,一个基于海量数据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防汛网正在织起。海量的数据从全省数千个省级以上报汛站、资料整编站、小型水库预警站、中小河流站、地下水站诞生,以每小时2.3万余条、每天57.46万余条的速度实时汇入省级水情数据库,满足了智慧水利的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需求,保障了防洪抗旱防台的信息畅通。
依托我省水利信息网,水文数据传输到省防指中心及全省各市水利局、厅管单位、水文分局,并延伸至各乡镇水利站。通过国家防汛骨干网,实现了与水利部、流域机构和各省水利信息网互联。
梅雨季43天里,网络数据中心青年共保障各类视频会议35次,帮助防汛工作突破地域限制,确保省领导指示精神得到迅速传达贯彻,确保各类防汛信息指令及时准确传递,为应对紧急事件的处理争取了宝贵时间,为流域快速联动会商决策提供了详实准确的依据。
当前,虽然已经出梅,但是省内河湖仍在高位运行。水不退,我不退!在狂风暴雨里,在江河湖海边,水文青年拿出奋力拼搏的干劲、奋勇当先的闯劲、奋发有为的钻劲,让青春有我、报国有我的精神旗帜,在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硬仗的战场上高高飘扬。
(供稿:省水文局团委 责编:厅办公室 许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