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人民政协报】:江苏探索开启水利基本现代化新征程
发布日期:2020-05-25 18:02:37 浏览次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总书记对治水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重要阐述,科学指引了水利发展方向,推动开创了治水兴水新局面。江苏水利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治水方针,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按照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提出探索开启基本现代化新征程、奋力开拓“强富美高”实践新境界的目标要求,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探索开启水利基本现代化新征程,为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利支撑和保障。

坚持创新发展

着力夯实水利基本现代化坚实基础

近年来,江苏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河湖长制为统领,以系统治水为导向,以生态河湖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推进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系统治水提质效,为探索开启水利基本现代化新征程进行了新实践。

兴水除害,守护河湖安澜。江苏地处长江和淮河流域下游,境内地势低平,河网水系密布,易遭洪涝旱灾。新中国成立以来,有26年发生洪涝灾害、14年发生干旱灾害、21年发生水旱交错,风调雨顺仅9年。江苏历届省委、省政府始终将治水兴省放在突出位置,先后掀起了4次大规模治水高潮。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水利厅厅长陈杰表示,“系统地治好水、管好水、用好水,始终是水利人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持续多年建设,江苏建成了流域与区域、城市与乡村相协调的防洪格局,能够抵御新中国成立以来流域最大洪水;建成了较为完备的农村水利工程体系,实现“引得进、灌得上、挡得住、排得出、降得下”,有效保障了粮食安全;建成了全省受益的江水北调、江水东引和引江济太等三大跨流域跨区域调配水工程体系,保障了全省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需求。在江苏江水北调基础上建设的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已经连续7年完成国家下达的调水任务,累计调水出省超过47亿立方米。

河长担当,建设生态河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江苏牢记习近总书记“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的谆谆嘱托,系统推进水治理。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省长吴政隆担任省级总河长,在全国率先全面建立河湖长制,率先打响碧水保卫战河湖保护战。陈杰认为,“践行‘两山论’,要知行合一,对水利部门来说,既要护好‘盆’里的水,又要管好盛水的‘盆’。”据此,江苏提出生态河湖三年行动计划,编制好河湖系统治理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以项目化推进、清单式管理激发活力。在推进长江大保护中勇担当,在科学治理太湖上重实效,在系统治理洪泽湖上善作为。从“见河长、见湖长”到“见行动、见成效”,全省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力践于行,泼绘“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魅力江苏。

绿色发展,培植生态底蕴。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三条红线”管控。在国务院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中连续两年全国第一。实行水资源总量和强度双控,建立省、市、县三级取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率先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全省用水总量稳定在5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较2015年下降23%。全面管控水域岸线,全面推进“清四乱”整治,河湖面貌明显改善。推进湖泊退圩还湖,省政府批复13个退圩还湖规划,已恢复水域92平方千米。按照中央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部署,率先划定6.1万千米河湖管理范围,形成河湖划界的“江苏模式”并在全国推广。

坚持系统治理

准确把握水利基本现代化发展方向

去年9月,习近总书记专门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并多次就水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浙江,在陕西,在山西,习近总书记近期3次考察,一个鲜明主题贯穿其中: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江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不断深化对系统治水的科学认识,为探索开启水利基本现代化新征程把准方向。

找准治理症结。针对治水主要矛盾的变化,江苏在统筹水旱灾害防治的同时,更加注重新问题的研究解决。正确看待水资源的基础作用,深刻理解水生态、水环境与水资源的依存关系,认真落实“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这一要求,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统筹生活、生态、生产用水,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统筹调出区和调入区,在充分节水的前提下,坚持确有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严格管理保护。

瞄准治理目标。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是推进河湖治理的总体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江苏水利力争做到消减水灾害、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人水环境、先进水文化。消减水灾害,就是加快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着力提高洪水监测预报预警和工程优化调度水平,全面提升水旱灾害综合防治能力;优质水资源,就是通过强化节水、优化配置、严格管控和科学调度,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就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统筹水源涵养与受损河湖生态修复,促进河湖生态系统健康;宜人水环境,就是通过联防联控、共保共治,打造生态河湖、实现绿水青山;先进水文化,就是挖掘历史水文化、弘扬现代水文化,营造全社会护水节水惜水的良好氛围。

把准治理路径。习近总书记指出,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江苏省委省政府强调,要运用系统化思维推动发展,治水必须系统推进。省水利厅着力处理好河湖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解决好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水问题。坚持“重在保护”,突出生态保护在河湖治理中的根本作用,在江苏,以长江、大运河、太湖、洪泽湖等为重点,强化河湖系统保护,促进水质稳中向好,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坚持“要在治理”,针对河湖不健康、人水不和谐、群众有意见的情况,通过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重塑人水关系,实现人水和谐。

坚持更高站位

努力提升水利基本现代化发展水平

江苏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提出,要紧扣高质量发展“急需”、民生关切“必备”的制度建设,解答好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命题。江苏省水利厅坚持更高站位,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局,充分发挥水利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作用,以水利发展高质量助推基本现代化新征程。

围绕协调发展战略提质效。“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大运河文化带等国家倡议和战略的叠加,为江苏现代化征程注入新的活力,也对水利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江苏将加快构建标准较高、功能齐全、安全可控的水利工程体系,着力提升水利的基础支撑能力、战略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重点是强化工程建设的协调性,突出长江、淮河、大运河、太湖、洪泽湖等骨干河道和重要湖泊,推动实施一批重大水利工程,提升防洪、供水等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河湖管护的协调性,推动全域建立跨界河湖共治机制;强化区域治理的协调性,完善水利治理与保护体制机制,探索从项目协同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推进一体化示范区引领工程。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补短板。着力加快补短板步伐,切实提升水利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强化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切实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服务现代农业发展;全面完成苏北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行动,加快解决供水管网老化失修、小水厂分散供水等问题,让农村居民喝上放心水、安全水;落实兴水惠民政策举措,大力实施水利精准帮扶,充分发挥“美丽库区·幸福家园”的品牌效应,示范带动贫困地区脱贫,以便民惠民新举措赢得行业富民新成效。

围绕“强富美高”目标固基础。“强富美高”是江苏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目标,是开展现代化建设的方向指引。围绕“强富美高”目标,江苏将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运行管理,健全标准较高、协调配套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提升水利综合保障能力;针对沿海部分垦区、丘陵山区、高亢地区水资源保证不足问题,实施调配水工程,完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和管理保护,系统推进河湖治理保护与农村河道综合管护,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和宜居生活家园的新期盼。

    (文/薛成武)

关闭
打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