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旱简报2020年第11期:科学巡查堤防 精准消除险情——2019.08新沂河大洪水沭阳县巡堤查险经验总结

发布日期:2020-05-19 09:55:36 浏览次数:

编者按:2019年8月,沂沭泗地区发生1974年以来最大洪水,其中新沂河沭阳站超历史最高水位。沭阳县防指按照2011年省防指印发的《江苏省河道堤防防汛巡查办法(试行)》要求,认真组织做好新沂河行洪期间的巡堤查险,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沭阳县地处淮、沂、沭、泗诸水下游,自古以来就有“洪水走廊”之称。新沂河横穿沭阳县中部,是沂沭泗流域主要排洪河道之一,分泄上游5.12万平方千米面积的洪水,并承泄嶂山闸以下的区间汇水,素有“峰高量大,来猛去慢”的行洪特点。据记载,1974年,沭阳县境年降雨量1445.3毫米,为有史记载以来年降雨量最多年份,新沂河沭阳站最大流量6900立方米每秒,最高水位10.76米。2019年8月,受强台风“利奇马”影响,沂沭泗上游地区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经省防指和淮委沂沭泗局的沟通协商,在尽量实施沂河洪水东调的基础上,骆马湖嶂山闸自8月10日起开闸泄洪,并根据新沂河水位变化情况多次调整泄洪流量。8月12日6时55分,新沂河沭阳站水位达11.31米,超过警戒水位2.31米,高出历史最高水位0.55米,实测行洪流量5900立方米/秒,为1974年以来第一高水位、第二大流量。面对严峻汛情和紧迫形势,在省、市防指的关心支持下,沭阳县防指精心组织,全县动员,群策群力,科学应对,夺取了新沂河防汛抗洪斗争的全面胜利,实现了抗大洪、无大灾、零伤亡的预期目标。

一、组织人员“快节奏”。县防指从8月11日20时起,启动防汛Ⅰ级应急响应并下发通知,要求有关乡镇根据新沂河防汛抢险预案,迅速安排民力上堤巡防。32个乡镇(街道)立即动员由乡村党员干部、退伍军人、普通群众、剩余劳动力等组成的2.55万名民力,于8月11日夜间全部到达指定位置,“把守”在沭阳县新沂河两岸总长110多千米的大堤上,按照20米一岗标准,做到分段包干、责任到人、不留死角,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堤防守。同时为做好抢险后勤保障工作,除宿迁市防指派出的30名具有险情应对处理经验的专家及技术人员外,县防指又调集水利施工企业力量,宿迁江淮水利集团公司和县机电排灌管理总站共计派出120余名技术人员及10余台挖掘机、货车等机械参与堤防巡查和防汛物资调运,切实提高巡堤查险综合能力。

二、抓好巡查“三个一”。针对值守人员经验不足,刚开始仅在堤顶和迎水面巡查等问题,县防办在新沂河堤防现场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专门辅导,要求巡堤查险人员做到“三个一”。一是“一把锹”。所有巡查人员保证每个人手里一把铁锹,不仅仔细眼看表面,更要动手翻开草丛观察堤身。二是“一米宽”。安排民力清理背水坡杂草杂物,在堤脚开辟1—1.5米宽排查通道,重点排查渗水、管涌等现象。三是“一小时”。实行常规情况1小时一报告,紧急情况立即报告,无问题零报告制度,保证险情在第一时间发现,隐患在最短时间处置。

三、实时督查“全天候”。县水利局成立综合调度、汛情信息、技术指导、巡查督查4个工作小组,由4名领导班子成员分别任组长,全天候对上堤值守乡镇(街道)的带班领导在岗、巡堤人员数量、检查通道清理、防汛信息报送、排查台帐记录等情况进行督查,对督查情况实行每天通报,分送至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有关乡镇(街道),以便及时解决抗洪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四、消险措施“精准实”。新沂河行洪期间,共发现堤防渗水点66处,其中新沂河北堤32处,新沂河南堤29处,淮沭河西堤5处。此外,在新沂河南堤74K+300和75K+300李恒镇六湖段出现2处长155米、最宽约10厘米纵向裂痕。针对这些疑似险情,县防指及时向省、市防指汇报,经过省、市水利专家组的共同研究讨论,对渗水点采取反滤导渗、重点观察等措施,对裂缝变化情况每隔半小时测量一次,严密关注裂缝状况,确保渗水得到控制,险情得以消除,保证了新沂河安全行洪。据统计,县防指共调拨土工布1.2万平方米、石子1210吨、黄砂780吨、化纤袋9.7万个、帐篷371个,动用挖掘机36台次,运输车辆52台次,有力保证了渗水得到控制、险情得以消除,确保了新沂河大堤安全。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