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省防汛防旱抢险中心“跨越发展”年,中心通过积极谋划工作思路、坚持目标导向、扎实推进改革创新,在防汛应急抢险、长江河长制巡查、训练场运行管理、党建及精神文明等工作上不断突破提升,多项工作为首创,顺利实现全年目标。
一是“首次”独立承担并高标准完成全省军地防汛联合演练。完成训练场演练教学设施、运行管理设施、教学音视频设备、视频会商指挥系统等改造建设,开展工程观测及精细化管理,全年完成14次1300人次省内外演练培训,接待来访40余次700人来宾来访。
二是出版了我省“首套”防汛抢险系列教材。第一部分教材包括《防汛抢险基础知识》《堤防工程防汛抢险》《河道整治工程与建筑物工程防汛抢险》《常见防汛抢险专用设备管理和使用》《常见防汛抢险通用设备管理和使用》,配套出版了《江苏省防汛抢险训练场演练手册》。该教材即可作为水利一线工作者、防汛抢险队伍技术培训的教科书和工具书,也可作为防汛抢险指挥人员的参考资料,填补了我省在防汛抢险教材上的空白。
三是全国“首家”以防汛抢险为主题的教育基地取得进展。2018年,防汛抢险训练场成功申报了省科协、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挂牌陆军工程大学野战工程学院“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和省水利设计院“产学研合作基地”,挂牌扬州大学、河海大学闻天学院等“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四是成为我省水利系统“首家”无人机持证上岗。制订无人机《使用安全管理规定》《飞行安全细则》等规定,组织无人机培训考核,3人取得ASFC飞行员执照、1人取得AOPA无人航空器驾驶员合格证,《人民日报》对无人机在防汛抢险中的应用进行了专题报道。
五是出版了全国“首个”《防汛抢险制式化技术指引》。对防汛救援标志、文字和象征图形、装备涂装应用、服饰佩戴管理方法等使用有了具体规定,全面提升了防汛救灾社会服务功能,展现了防汛抢险标准形象特征。
六是开发“首张”长江综合信息“一张图”。多渠道收集长江基本情况资料,开发长江综合信息“一张图”,完成河长制巡查APP,形成长江基本情况资料数据库,实现数据实时上报和共享,强化长江管护信息互通。
2018年,该中心荣获“全国农林水利气象系统模范职工之家”、“江苏省工人先锋号”、省水利厅“先进职工之家”、“南京市青年文明号”“南京市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荣誉称号;中心职工在第二届“马克思主义·青年说”系列活动之“我读马列经典”活动中获二等奖和“最美的信仰之声”第二名。
2019年,该中心将在推进长江河长制、防汛抢险能力建设、防汛抢险训练场管理、党建和精神文明等各项事业提质提效发展上,解放思想、担当作为,努力实现队伍专业化、管理精细化、调度智慧化、行动军事化。(供稿:省防汛防旱抢险中心 责编:省水利信息中心 程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