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重点建设
>信息公开
省水利厅关于沛县杨屯河治理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发布时间:2014-02-25  点击数:  

徐州市水利局:

你局《关于转报〈沛县杨屯河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请示》(徐水计〔2013〕43号)及补充资料收悉。我厅以《关于报请复核江苏省徐州市姚楼河、大沙河、徐沙河、杨屯河、武河、新龙河、老濉河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的函》(苏水建〔2013〕64号)报送水利部淮委复核,水利部淮委以《关于发送徐州市中小河流沛县姚楼河、杨屯河等两项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复核意见的函》(淮委规计函〔2014〕21号)出具复核意见。根据复核意见,批复如下:

一、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杨屯河位于南四湖湖西地区,是苏鲁两省边界河道,干流经杨屯、张街,于大屯矿区注入昭阳湖,全长24千米 ,流域面积214平方千米。杨屯河现状河床淤浅,河道排涝断面不足,堤身单薄;沿线建筑物损坏严重,存在安全隐患。杨屯北支河、南支河交叉处至湖口段长7.37千米已达到规划治理标准,保持现状,为提高灌婴至刘庄段杨屯河防洪、除涝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水利部、财政部《全国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2013~2015年)》要求,以及沛县水利局和济宁市水利局、微山县水利局的有关协议,同意对杨屯河灌婴至刘庄段(桩号0+000~9+130)段长9.13千米及吴庙中沟(桩号0+000~4+670)段长4.678千米河段共13.808千米进行治理。本次治理保护人口10.5万人,保护耕地面积21万亩。

二、同意对杨屯河灌婴至刘庄段(桩号0+000~9+130)段长9.13千米按排涝5年一遇、防洪20年一遇标准治理,吴庙中沟(桩号0+000~4+678)段长4.678千米河段按排涝5年一遇标准进行疏浚。本次治理主要建设内容为:

(一)河道疏浚工程

1.疏浚杨屯河灌婴至刘庄段(桩号0+000~9+130)段河道,长9.13千米。其中,0+150~5+485段、5+850~7+200段、7+300~9+130段河底宽分别为11米、28米、33米;河底高程为30.5米(废黄河高程系,下同),河道边坡坡比为1:3。

2. 疏浚吴庙中沟(桩号0+000~4+678)段河道,长4.678千米。河底宽2米,高程为33.5米,河道边坡坡比为1:2。

(二)建筑物工程

拆建或加固沿线18座灌溉泵站(其中拆建13座,加固5座)、7座涵闸(其中拆建6座,加固1座)、3处沟口防护、7座桥梁、14座渡槽。

1.灌溉泵站

(1)加固丁庄、庙道口南站、桑庄西站、韦元站、安国东站5座泵站。

(2)拆建13座混流灌溉泵站。选取桑庄站、地子庙南站和灌婴东站进行典型设计。

①桑庄站

拆建桑庄站(桩号4+900米),设计流量0.06立方米每秒,设计净扬程3.1米,选用 250HW-7S型蜗壳式混流泵一台,配11千瓦电动机。泵房采用干式型结构,进水池采用开敞式布置,净宽1.5米,池底高程30.5米,进水池与泵房间用1:3的斜坡连接。进水管采用DN250钢管贴坡布置。出水池为开敞式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管口采用拍门断流。

②地子庙南站

拆建地子庙南站(桩号3+500米)。设计流量0.32立方米每秒,设计净扬程3.1米,选用 400HW-7S型蜗壳式混流泵一台, 配30千瓦电动机。

③灌婴东站

拆建灌婴东站(桩号0+850米),设计流量0.20立方米每秒,设计净扬程3.1米,选用 300HW-5型蜗壳式混流泵一台, 配18.5千瓦电动机。

2. 涵闸

加固或拆建7座涵闸,其中,任满庄涵出口配建跌水,拆建其他6座涵闸。除安国西涵为箱涵外,其余均为Φ80厘米管涵。选取武校涵作为管涵典型设计,安国西涵单独设计。

(1)武校涵

武校涵(桩号2+330)设计流量0.7立方米每秒。涵洞采用长10米Φ80厘米管涵,管底高程36米。选用0.8米×0.8米铸铁闸门配30KN螺杆式启闭机。

(2)安国西涵

安国西涵位于杨屯河桩号1+605处的支沟上,设计流量4.0立方米每秒。涵洞采用1孔1.5×1.5米钢筋砼箱涵结构,底板高程34米,洞身长20米,分两节,每节10米。选用铸铁闸门配30KN螺杆式启闭机。

(3)任满庄涵跌水

配建任满庄涵(桩号4+600)跌水采用开敞式浆砌石结构。跌水和河道之间采用浆砌石护坡连接,护坡坡比1:2。

3.桥梁工程

拆建杨屯河上丁庄北桥和安国西桥及吴庙中沟上辛家西桥、徐李庄东桥、刘河崖东桥、师庄东桥、燕庄西小桥5座跨河生产桥,共7座桥梁。设计荷载标准为公路-Ⅱ级折减0.8,选取丁庄北桥和辛家西桥为典型设计。

(1)丁庄北桥

拆建丁庄北桥(桩号为1+400)为5跨×10米,桥面宽4.5+2×0.5米。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空心板结构,下部采用灌注桩基础。

 (2) 辛家西桥

辛家西桥位于吴庙中沟桩号1+370处。桥面宽5+2×0.5米,为1跨5米钢筋混凝土板桥。桥面结构采用5米跨径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桥台采用浆砌石砌筑“U”形桥台。

4.沟口防护工程

拆建地子庙(桩号4+000),安国东(桩号2+760),丁庄后(桩号1+400)3座沟口防护,分别采用开敞式浆砌石结构、2.0米×2.0米箱式混凝土结构、管径Φ80厘米混凝土管涵。沟口防护和河道之间采用浆砌石护坡连接,护坡坡比1:2。

5.渡槽工程

拆建吴庙中沟上14座跨河渡槽,选取地子庙渡槽为典型设计。地子庙渡槽采用Φ40厘米混凝土管槽身,托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跨径4米,共7跨,浆砌石条形基础。

三、核定工程概算投资2804万元。省级以上投资按70%补助,其中先期下达60%,其余10%依据项目完成情况和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奖励。投资计划另行下达。

四、该工程由沛县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处作为项目法人,负责建设管理;质量监督、安全监督由你局负责;施工图设计审查由你局负责,报省水利厅备案;配套资金由地方政府负责筹措落实到位;工程完成后由你局主持验收,省厅派员参加,实行绩效评价。为强化验收管理,落实目标责任,项目实施后和验收前,应及时报备验收工作计划和相关验收资料,确保工程验收质量。

五、请你局按照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苏水规〔2011〕4号)要求,加强工程建设的协调管理,严格基建程序,认真编制施工图设计,精心组织项目实施。优化弃土区布置,尽可能减少临时占地。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验收制,及时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切实加强工程质量、安全、档案和财务管理,确保2014年底前完成全部工程并通过验收。

 

附件:1. 沛县杨屯河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概算审核表

2. 沛县杨屯河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

      3. 《关于发送徐州市中小河流沛县姚楼河、杨屯河等两项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复核意见的函》(淮委规计函〔2014〕21号)

 

江苏省水利厅

2014年2月25日

 

 

附件1

沛县杨屯河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概算审核表

序号

项  目

上报概算(万元)

核定概算(万元)

备注

工程部分

2812.96

2425.13

 

水利工程

2812.96

2425.13

 

(一)

建筑工程

1681.73

1456.30

 

1

河渠道土石方工程

455.16

392.74

 

2

植物防护

96.70

96.70

 

3

武校涵等(DN80管涵5座)

78.41

74.03

 

4

安国西涵(1.5*1.5箱涵)

40.54

37.78

 

5

任满庄涵加固(配建跌水)

8.32

7.41

 

6

丁庄后沟口防护(DN80管涵式)

10.78

9.70

 

7

地子庙沟口防护

8.95

7.95

 

8

安国东沟口防护(2*2箱涵式)

17.16

16.13

 

9

地子庙渡槽(14座)

74.62

70.31

 

10

丁庄北桥(2座)

187.12

163.87

 

11

辛家西桥等(单跨5米桥共5座)

102.23

92.79

 

12

桑庄站(单机10吋泵共8座)

288.93

273.51

13

灌婴站(单机12吋泵共4座)

153.04

144.54

14

地子庙南站(单机16吋1座)

37.75

35.77

15

加固泵站(建3座进、出水池,2座出水池)

122.02

33.08

 

(二)

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

345.12

240.07

 

1

桑庄泵站等(8座)

170.75

110.80

 

2

灌婴站等(4座)

101.52

72.03

3

地子庙南站(1座)

25.86

16.95

 

4

安国东站

46.99

40.30

(三)

金属结构及安装工程

8.90

11.81

 

1

武校涵(造纸厂东涵、安国街中涵、造纸厂西涵、安国东外环涵)

6.18

8.97

 

2

安国西涵

2.72

2.84

 

(四)

临时工程

408.59

403.71

 

1

施工导流、截流工程

365.17

365.64

 

4

施工房屋工程

26.97

23.69

 

5

其他临时工程

16.45

14.37

 

(五)

独立费用

234.67

197.32

 

1

项目建设管理费

38.52

34.17

 

2

工程建设监理费

55.05

48.27

 

3

联合试运转费

2.74

2.41

 

4

生产准备费

0.49

0.00

核除

5

科研勘测设计费

110.16

93.07

 

(1)

工程科学研究试验费

3.67

0.00

核除

(2)

工程勘测费

39.44

34.47

 

(3)

工程设计费

67.05

58.60

 

6

其它

27.71

19.40

 

(1)

工程质量检测费

10.86

9.95

 

(2)

工程咨询审查费

9.28

2.67

施工图一阶段

(3)

工程审计费

7.56

6.78

 

(六)

第一~第五部分之和

2679.01

2309.22

 

(七)

预备费

133.95

116.06

 

1

基本预备费

133.95

116.06

 

(八)

静态投资

2812.96

2425.28

 

专项部分

435.71

378.72

 

建设征地及拆迁安置补偿

435.71

378.72

 

总投资

3248.67

2804.00

 

 

 

附件2

沛县杨屯河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

 

一、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杨屯河位于南四湖湖西地区,是苏鲁两省边界河道,上游分南北两支,南支从灌婴、经安国至二郎庙,穿越徐沛河抵刘庄;北支自徐沛河东岸流经头道圩子至刘庄和南支河汇合,干流经杨屯、张街,于大屯矿区注入昭阳湖。杨屯河是沛县北部地区排水入上级湖的防洪、排涝和引水灌溉的主要河道。杨屯河全长24km,流域面积214km2(其中直接排涝面积114km2,调度流域面积100km2)。现状杨屯河多年未得到治理,河床淤浅,排涝河道断面不足,堤身单薄;沿线建筑物损坏严重,存在安全隐患。为提高灌婴至刘庄段杨屯河防洪、除涝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改善当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对沛县境内灌婴至刘庄段杨屯河进行治理是必要的。

二、工程任务和规模

(一)工程任务

本次工程主要任务是:是对杨屯河(桩号0+000~9+130)段长9.13 km及吴庙中沟(桩号0+000~4+678)段长4.678km河段进行综合治理。杨屯河河道按排涝5年一遇标准进行疏浚,堤防按防洪20年一遇标准进行加固;吴庙中沟河道按排涝5年一遇标准进行疏浚;沿线建筑物设计标准5年一遇。河道疏浚总长13.808km;拆除重建沟口防护3座、拆建渡槽14座、拆建加固涵洞7座、拆建加固泵站18座、拆建桥梁7座。

(二)工程规模

1、杨屯河(桩号0+000~9+130)

排涝设计标准为五年一遇,相应水位34.51~34.39米(废黄河高程系,下同),设计排涝流量3.11~62.90m3/s,设计河底宽11~33m,河底高程35.50m,河道边坡1:3。疏浚河道长9.13km。

防洪设计标准为二十年一遇,设计防洪水位36.92~36.79m,设计防洪流量7.76~156.0m3/s。

2、吴庙中沟(桩号0+000~4+678)

排涝标准五年一遇,相应水位34.46~35.17m,设计排涝流量2.72m3/s。设计河底宽2m,河底高程35.50m,河道边坡1:2。疏浚河道长4.678km。

三、工程地质

本阶段共完成勘探孔59个,总进尺693.5m,标贯试验100次,取土样117件,土样均按规范及工程要求进行了室内土工试验。

报告提供的地勘资料基本满足初设阶段深度要求,基本同意报告对工程地质评价意见。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场地地震基本烈度Ⅶ度。

四、工程设计

(一)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确定泵站工程及渡槽工程等别为Ⅴ等,建筑物级别为5级;其他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次要建筑物级别5级。桥梁设计荷载标准为公路Ⅱ级折减。

工程排涝标准为五年一遇,防洪标准为二十年一遇。

(二)河道工程

1、杨屯河

基本同意河道疏浚中心线基本沿原河口中心线走向,向两侧拓挖,治理工程段设计河底宽:0+150~5+485为11m,5+850~7+200为28m,7+300~9+130为33m;河底高程30.50m,河道边坡1:3.0。河道疏浚长度9.13km。

2、吴庙中沟

吴庙中沟治理段河道设计按五年一遇排涝标准设计,设计河底为2m,河底高程33.5m,河道边坡1:2.0,河道疏浚长度4.678km。

(三)建筑物工程

基本同意对沿线病险严重的18座灌溉泵站(其中拆建13座,加固5座),7座涵洞(其中拆建6座,加固1座),3座沟口防护,7座桥梁,14座渡槽进行拆除重建或加固。

1、灌溉泵站

本工程拆除重建13座灌溉泵站,全为混流泵站,因其功能和主要结构形式基本相同,同意以桑庄站、地子庙南站和灌婴东站进行典型设计。

 

 

灌溉泵站设计情况表

序号

工程名称

桩号

灌溉面积

(万亩)

规模

(m3/s)

性质

泵型

1

庙道口东站

7+300

0.10

0.20

拆除重建

300HW-5

2

庙道口南站

6+700

0.16

0.32

重建进、出水池

400HW-5

3

二郎庙东站

6+100

0.04

0.08

拆除重建

250HW-7S

4

关路站

6+100

0.10

0.20

拆除重建

300HW-5

5

桑庄东站

5+335

0.03

0.06

拆除重建

250HW-7S

6

桑庄站

4+900

0.03

0.06

拆除重建

250HW-7S

7

桑庄西站

4+340

0.33

0.66

重建进、出水池

2台16吋混流泵

8

周楼站

4+340

0.04

0.08

拆除重建

250HW-7S

9

苏王庄站

4+180

0.10

0.20

拆除重建

300HW-5

10

韦元站

3+900

0.26

0.52

重建进、出水池

1台20吋混流泵

11

地子庙东站

3+700

0.01

0.01

拆除重建

250HW-7S

12

地子庙南站

3+500

0.16

0.32

拆除重建

400HW-7S

13

安国东站

2+800

0.58

1.16

更换机电设备、重建出水池

1台20吋+2台14吋

混流泵1

14

丁庄站

2+800

0.30

0.60

重建出水池

1台16寸+1台14吋

混流泵

15

安国西站

1+650

0.04

0.08

拆除重建

250HW-7S

16

丁庄北站

1+435

0.04

0.08

拆除重建

250HW-7S

17

灌婴东站

0+850

0.10

0.20

拆除重建

300HW-5

18

丁庄西站

0+850

0.04

0.08

拆除重建

250HW-7S

(1)桑庄站 

桑庄站位于杨屯河桩号4+900米处,原为1台10吋混流泵站。泵站为原址拆建,灌溉面积300亩,设计流量0.06m3/s,设计净扬程3.1m,选用 250HW-7S型蜗壳式混流泵一台,转速870r/min, 配套11kW电动机。

泵房采用干式型结构,泵房室内底板高程35.1m,水泵叶轮中心安装高程36.35m。进水池采用开敞式布置,净宽1.5m,池

(2)地子庙南站

地子庙南站位于杨屯河桩号3+500米处,原为1台16吋混流泵站,按原规模底高程30.5m,进水池与泵房间用1:3的斜坡连接。进水管采用DN250钢管贴坡布置。出水池为开敞式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经渠道翻水一级到田,出水池底板面高程35.6m,出水池顶高程37.7m,出水池净宽1.5m,净长1.8m,底板和池壁厚度均为40cm。水泵采用DN250的钢管出水,管口采用拍门断流。

二郎庙东站、桑庄东站、周楼站、地子庙东站、安国西站、丁庄北站、丁庄西站均为单台250HW-7S蜗壳式混流泵站,参照桑庄站设计。拆除重建。灌溉面积1600亩,设计流量0.32m3/s,设计净扬程3.1m,选用 400HW-7S型蜗壳式混流泵一台,转速730r/min, 配套30kW电动机。泵站结构设计与桑庄站相同。

(3)灌婴东站

灌婴东站位于杨屯河桩号0+850米处,原为1台12吋混流泵站,按原规模拆除重建。灌溉面积1000亩,设计流量0.20m3/s,设计净扬程3.1m,选用 300HW-5型蜗壳式混流泵一台,转速970r/min, 配套18.5kW电动机。泵站结构设计与上述两泵站相同。

庙道口东站、关路站、苏王庄站均为单台300HW-5蜗壳式混流泵站,参照灌婴东站设计。

各泵站进水池侧墙壁厚40cm 偏薄,建议适当加厚,并在进水池底部增设冒水孔反滤层;补充各泵站进、出水管管口安装中心高程。

2、涵洞

现状杨屯河沿线有7座涵闸,其中任满庄涵位于桩号4+600处,现状箱涵基本完好,但排涝时涝水直接冲入杨屯河,对河道造成不同程度地冲刷,因此,同意配建任满庄涵跌水。其它6座涵洞均有不同程度损毁,同意拆除重建。除安国西涵为箱涵外,其余均为Φ80cm管涵。由于其功能和主要结构形式基本相同,同意选取武校涵作为管涵典型设计,安国西涵单独设计。杨屯河沿线排涝涵洞设计情况见下表:

沿线排涝涵洞设计情况表


建筑物名称

桩号

排涝面积
(平方公里)

排涝
流量(m3/s)

规模

建设性质

 
 

1

任满庄涵

4+600

0.86

1.23

1.5(宽)
×2(高)

配建跌水

 

2

武校涵

2+330

0.44

0.70

80

拆除重建

 

3

造纸厂东涵

2+000

——

 

80

拆除重建

 

4

安国街中涵

2+000

0.45

0.70

80

拆除重建

 

5

造纸厂西涵

1+740

——

 

80

拆除重建

 

6

安国西涵

1+605

2.65

4.00

1.5*1.5

拆除重建

 

7

安国东外环涵

0+450

0.20

0.14

80

拆除重建

 

(1)武校涵

武校涵位于桩号2+330处,涵洞处内河渠底设计高程36.00m,杨屯河底宽10 m,边坡1:3。武校涵设计流量0.7m3/s,涵洞采用Φ80管涵,管底高程36.00m,管长共10m。涵洞设闸门控制,选用铸铁闸门,尺寸为0.8m×0.8m,启闭机为30KN螺杆式启闭机。

(2)安国西涵

安国西涵位于桩号1+605处的支沟上,涵洞处内河渠底设计高程34.00,渠底宽2.0 m,边坡1:2。安国西涵设计流量4.0m3/s,涵洞采用钢筋砼箱涵结构,涵洞尺寸为1孔1.5×1.5m,底板高程34.00m,洞身长20.0m,分两节,每节10m。涵洞设闸门控制,选用铸铁闸门,闸孔尺寸为1.5×1.5m,启闭机为手动30KN螺杆式启闭机。

涵洞身及上游翼墙底高程33.50m,基础持力层为第①淤泥质土,全部挖除换填12%水泥土,换填至高程31.4m。

(3)任满庄涵

任满庄涵位于桩号4+600处,任满庄涵跌水采用开敞式浆砌石结构。跌水和河道之间采用浆砌石护坡连接,护坡坡比1:2。

3、跨河桥梁

杨屯河上现有9座跨河桥梁,其中有7座基本完好,满足正常运行要求。丁庄北桥和安国西桥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且影响行洪、排涝,同意拆除重建。吴庙中沟上有5座跨河生产桥,均有不同程度的损毁,已不能正常通行,同意拆除重建。

桥梁设计情况表

序号

桥梁名称

桩号

规模

五年一遇

排涝水位

(m)

二十年一遇防洪水位

(m)

正常水位

(m)

1

丁庄北桥

1+400

10米5跨

34.50

36.90

34.00

2

安国西桥

2+000

10米3跨

34.47

36.90

34.00

3

辛家西桥

1+370

5米1跨

34.86

-

无水

4

徐李庄东桥

3+090

5米1跨

35.06

-

无水

5

刘河崖东桥

3+600

5米1跨

35.10

-

无水

6

师庄东桥

3+800

5米1跨

35.11

-

无水

7

燕庄西小桥

3+895

5米1跨

35.12

-

无水

 

杨屯河上的2座桥结构形式相同,吴庙中沟上的5座桥结构形式相同,同意选取丁庄北桥和辛家西桥为典型设计。

(1)丁庄北桥

丁庄北桥位于杨屯河上,桩号为1+400,桥净跨原为6×8m,本次设计调整为5跨×10m,桥面宽4.5+2×0.5m。

设计荷载:公路—Ⅱ级折减0.8;桥净长50m,共5跨,每跨10m,桥面总宽5.5m,行车道净宽4.5 m。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空心板结构,下部采用灌注桩基础,桩身直径1.0m,采用耳墙挡土。

下阶段进一步复核灌注桩单桩水平允许承载力能否满足抗震要求,补充桥梁两端接线设计。

(2) 辛家西桥

辛家西桥位于吴庙中沟上,桩号为1+370。辛家西桥桥面宽5+2×0.5m,为1跨5m钢筋混凝土板桥。设计荷载标准:公路-Ⅱ级折减0.8;桥面结构采用5m跨径钢筋混凝土现浇板,桥台采用浆砌石砌筑“U”形桥台。

桥台底板位于② 淤泥质壤土层上,承载力为50KPa,设计采用挖除桥台底板下淤泥质壤土,换填级配碎石,换填至高程31.0m,是合适的。徐李庄东桥、刘河崖东桥、师庄东桥、燕庄西小桥换填级配碎石高程均为31.50m。

4、沟口防护工程

拆建地子庙沟口防护位于桩号4+000处,采用开敞式浆砌石结构,设计防护和河道之间采用浆砌石护坡连接,护坡坡比1:2。在桩号2+760处拆建安国东涵洞式沟口防护,采用2.0m×2.0箱式混凝土结构,沟口防护和河道之间采用浆砌石护坡连接,护坡坡比1:2;在桩号1+400处拆建丁庄后涵洞式沟口防护,采用管径80cm混凝土管涵,沟口防护和河道之间采用浆砌石护坡连接,护坡坡比1:2。下阶段沟口防护与河道连接处河底须增设防冲护砌。

5、渡槽工程

在吴庙中沟上现有14座跨河渡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毁,已不能正常使用。这些渡槽均为浆砌石基础,河道疏浚后渡槽基础埋深不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意原规模拆除重建。因其功能和结构形式基本相同,同意选取地子庙渡槽为典型设计。

地子庙渡槽采用Φ40cm混凝土管做槽身,托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跨径4m,共7跨,采用浆砌石条形基础。

根据地质报告,辛家西南渡槽、辛家西北渡槽及燕庄西北渡槽基础下为淤泥质土,需挖除至高程31.0m,换填级配碎石,进行地基处理。渡槽设计情况见下表。

渡槽设计情况表

序号

建筑物名称

桩号

灌溉流量(m3/s)

设计孔径

1

地子庙渡槽

0+570

0.12

Φ40cm管

2

陈堂渡槽1

0+600

0.12

Φ40cm管

3

陈堂渡槽3

0+830

0.12

Φ40cm管

4

陈堂渡槽2

0+840

0.12

Φ40cm管

5

辛家西南渡槽

1+650

0.12

Φ40cm管

6

辛家西渡槽

1+220

0.12

Φ40cm管

7

辛家西渡槽2

1+370

0.12

Φ40cm管

8

辛家西北渡槽

1+590

0.12

Φ40cm管

9

前吴庙东南渡槽

1+830

0.12

Φ40cm管

10

后吴庙东南渡槽

2+235

0.12

Φ40cm管

11

燕庄西南渡槽

3+915

0.12

Φ40cm管

12

燕庄西渡槽

4+125

0.12

Φ40cm管

13

燕庄西北渡槽1

4+240

0.12

Φ40cm管

14

燕庄西北渡槽2

4+410

0.12

Φ40cm管

 

五、施工组织设计

本工程施工采用断流干法施工。围堰型式为均质土围堰,上下游围堰顶高程高出正常蓄水位0.5m,围堰兼做临时施工道路,围堰顶高程和地面平。徐沛河、杨屯北支河、杨屯河三处围堰顶高程分别为37.0m、35.0m、36.5m,边坡为1:5,顶宽6m。

吴庙中沟非汛期无水,因此,无须导截流。

沿线泵站施工时,在泵站进水池和上游支沟填筑施工围堰,围堰顶高程高于河(沟)底0.5m,顶宽1m,边坡1:3。围堰土方施工采用人工取土填筑,人工压实。下阶段应进一步细化工期安排。

六、征地拆迁

本工程无永久征地。工程临时占地共计850.54亩,其中河道工程占地710.60亩,建筑物施工临时占地140.94亩。拆迁砖混附房1583m2。补偿标准按徐政发[2011]60号《市政府关于调整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文规定执行,临时用地补助费四类地区为1800元/亩;青苗补助费,四类地区为900元/亩;房屋按500元/m2补偿。

七、工程投资概算

1、同意工程投资按照《江苏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2012年版)要求进行编制,采用《江苏省水利工程概算定额》(2012年版建筑工程、安装工程、施工机械台时费定额),《江苏省水利工程概算定额建筑工程、安装工程2012年动态基价表》等定额。

2、主要材料价格采用2013年10月江苏省及徐州市工程建设造价信息指导价综合确定。核定主要材料价格为:32.5级复合水泥340.00元/吨,42.5级水泥400.00元/吨,黄砂54.10元/吨,碎石66.00元/吨,块石62.00元/吨,原木1600元/方,板枋材2000元/方,钢筋3787元/吨,电1.07元/度,汽油9.29元/公斤,柴油8.44元/公斤。

3、本工程主要工程量为:土方开挖43.95万立方米,回填2.46万立方米,砌石工程1309立方米。混凝土5275.6立方米。

4、经审核,沛县杨屯河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概算由上报的3248.67万元,核为2804万元。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