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水利局:
你局《关于上报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海溱河整治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请示》(通水规建〔2013〕83号)及补充资料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海溱河位于海安县里下河地区南部,西接白娄河,东接通榆运河,流经南莫、墩头2个镇,全长28.6千米,系里下河地区东西向骨干河道之一。海溱河引排水影响面积约200平方千米,直接排涝面积为30平方千米,灌溉面积2.9万亩。海溱河长期未治理,淤积严重,现状引排能力不足,灌溉保证率低;沿线穿堤建筑物大多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结构简陋,涵管闸、砖闸、块石闸和预制块闸普遍砖石风化、闸墙裂缝、闸门破损;部分排涝站已运行多年,砖砌泵房、机泵老化,基础下沉;局部堤顶高程、堤顶宽度不满足防洪要求。为提高河道的防洪排涝能力,促进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根据水利部、财政部《全国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实施方案(2013~2015年)》要求,同意对海安县海溱河进行治理。本次治理保护人口6.21万人,保护耕地面积约8.6万亩。
二、同意对海溱河按10年一遇排涝标准进行治理。主要建设内容为:
1.疏浚海溱河西塘河(桩号0+000)~胡敦河段(桩号17+654),河道长17.654千米,设计河底高程-2.0米(废黄河高程系,下同),河底宽8米,边坡1:2。
2.对不满足规范要求的圩堤,按堤顶宽度3米,堤顶高程4.50米,临水坡1:2,背水坡1:1.5进行加固,加固总长3.747千米,其中北岸1.09米,南岸2.657米。
3.对堤防加固土源短缺的堤段,采用防洪墙加固方案,共长1.708千米。防洪墙采用C25悬臂式钢筋砼结构,墙顶高程4.50米,墙高1.2米,墙顶宽0.3米,底板宽1.4米,厚0.3米。
4.南莫镇镇区段沿河两岸新建护岸,总长3.167千米,其中护岸型式一长2.829千米,护岸型式二长0.338千米。护岸型式一采用悬臂式C25钢筋砼结构,挡土墙底板宽2.6米,厚0.4米,底板面高程0.1米,墙顶高程2.5米,墙顶设栏杆。护岸型式二采用重力式挡土墙结构,墙身采用M10灌砌石结构,底板采用C25砼构,压顶为C20砼,断面为0.5×0.25米,挡土墙底板宽3.8米,厚0.5米,底板面高程0.1米,墙顶高程3.5米(含压顶),墙顶设栏杆。
5.拆建圩口闸8座、闸站结合工程5座、灌溉泵站5座、灌排结合站1座、圩下涵23座,新建圩下涵1座。
具体详见审查意见。
三、核定工程概算投资2931万元。省级以上投资按50%补助,其中先期下达40%,其余10%依据项目完成情况和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奖励。投资计划另行下达。
四、该工程由海安县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处作为项目法人,负责建设管理;招投标采用公开招标形式,报省水利厅备案;质量监督、安全监督、施工图设计审查由你局负责,报省水利厅备案;配套资金由地方政府负责筹措落实到位;工程完成后由你局主持验收,实行绩效评价。
五、请你局按照省水利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苏水规〔2011〕4号)要求,加强工程建设的协调管理,严格基建程序,认真编制施工图设计,精心组织项目实施。优化弃土区布置,尽可能减少临时占地。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验收制,及时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切实加强工程质量、安全、档案和财务管理,确保2014年底前完成全部工程并通过验收。
附件:1. 南通市海安县海溱河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概算审核表
2. 南通市海安县海溱河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意见
江苏省水利厅
2013年11月28日
抄送: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南通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
江苏省水利厅办公室 2013年12月2日印发
附件1
南通市海安县海溱河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概算审核表
序号 |
工程或费用名称 |
上报概算 (万元) |
修正概算 (万元) |
核定概算 |
备注 |
|
Ⅰ |
工程部分 |
3328.52 |
3069.10 |
2745.36 |
|
|
一 |
水利工程 |
3328.52 |
3069.10 |
2745.36 |
|
|
(一) |
建筑工程 |
2068.56 |
1997.33 |
1943.68 |
|
|
1 |
河道工程 |
1628.60 |
1536.54 |
1500.67 |
|
|
1) |
疏浚土方 |
162.04 |
242.53 |
242.22 |
|
|
2) |
堤防加固 |
69.10 |
22.87 |
19.93 |
|
|
3) |
护岸结构 |
1220.27 |
1118.51 |
1076.09 |
|
|
4) |
防洪墙 |
177.19 |
152.63 |
162.43 |
|
|
2 |
配套建筑物 |
439.96 |
460.79 |
443.01 |
|
|
1) |
圩口闸 |
162.42 |
160.54 |
157.34 |
|
|
2) |
闸站结合工程(5座) |
177.64 |
178.33 |
172.68 |
|
|
3) |
灌溉泵站(5座) |
45.25 |
44.90 |
41.3 |
|
|
4) |
灌排结合泵站(1座) |
9.80 |
9.03 |
8.29 |
|
|
5) |
圩下涵(24座) |
44.85 |
67.99 |
63.4 |
|
|
(二) |
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 |
187.61 |
167.42 |
148.33 |
|
|
(三) |
金属结构及安装工程 |
76.69 |
90.35 |
84.99 |
|
|
(四) |
临时工程 |
607.77 |
439.00 |
245.57 |
|
|
1 |
施工导流、截流工程 |
459.54 |
172.08 |
97.85 |
|
|
2 |
施工场外交通工程 |
42.00 |
77.55 |
7.48 |
|
|
3 |
施工降排水 |
42.00 |
130.85 |
85.51 |
|
|
4 |
施工场外供电及通讯线路工程 |
18.50 |
17.00 |
17.00 |
|
|
5 |
施工房屋建筑工程 |
29.61 |
26.78 |
24.28 |
|
|
6 |
其它临时工程 |
16.12 |
14.74 |
13.45 |
|
|
(五) |
独立费用 |
229.39 |
228.85 |
192.07 |
|
|
1 |
项目建设管理费 |
45.02 |
41.79 |
38.24 |
|
|
2 |
工程建设监理费 |
55.40 |
51.12 |
49.14 |
|
|
3 |
联合试运转费 |
0.00 |
0.00 |
0.00 |
|
|
4 |
生产准备费 |
0.00 |
0.00 |
0.00 |
|
|
5 |
科研勘测设计费 |
95.79 |
113.32 |
83.54 |
|
|
1) |
科学研究试验费 |
4.41 |
0.00 |
0.00 |
|
|
2) |
工程勘测费 |
35.15 |
43.18 |
29.34 |
|
|
3) |
工程设计费 |
56.23 |
70.14 |
54.20 |
|
|
6 |
其它 |
33.18 |
22.62 |
21.15 |
|
|
1) |
工程质量检测费 |
11.90 |
11.44 |
10.81 |
|
|
2) |
工程咨询审查费 |
12.70 |
3.08 |
2.83 |
|
|
3) |
工程审计费 |
8.58 |
8.10 |
7.52 |
|
|
4) |
工程保险费 |
0.00 |
0.00 |
0.00 |
|
|
(六) |
第一~第五部分之和 |
3170.02 |
2922.95 |
2614.63 |
|
|
(七) |
预备费 |
158.50 |
146.15 |
131.17 |
|
|
1 |
基本预备费 |
158.50 |
146.15 |
131.17 |
|
|
2 |
价差预备费 |
0.00 |
0.00 |
0.00 |
|
|
(八) |
静态投资 |
3328.52 |
3069.10 |
2745.80 |
|
|
二 |
其他工程 |
0.00 |
0.00 |
0.00 |
|
|
Ⅱ |
专项部分 |
42.75 |
185.20 |
185.20 |
|
|
一 |
建设征地及拆迁安置补偿 |
42.75 |
185.20 |
185.20 |
|
|
二 |
环境保护工程 |
0.00 |
0.00 |
0.00 |
|
|
三 |
水土保持工程 |
0.00 |
0.00 |
0.00 |
|
|
四 |
其他专项 |
0.00 |
0.00 |
0.00 |
|
|
Ⅲ |
总投资 |
3371.27 |
3254.30 |
2931.00 |
|
附件2
南通市海安县海溱河治理工程
初步设计审查意见
一、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海溱河位于海安县里下河地区南部,西接白娄河,东接通榆运河,流经南莫、墩头2个镇,全长28.6千米,系里下河地区东西向骨干河道之一。海溱河引排水影响面积约200平方千米,直接排涝排涝面积为30平方千米,灌溉面积2.9万亩。海溱河长期未治理,淤积严重,现状引排能力不足,灌溉保证率低;沿线穿堤建筑物大多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结构简陋,涵管闸、砖闸、块石闸和预制块闸普遍砖石风化、闸墙裂缝、闸门破损;部分排涝站已运行多年,砖砌泵房、机泵老化,基础下沉;局部堤顶高程、堤顶宽度不满足防洪要求。本次海溱河治理范围为西塘河至胡敦河段(桩号 0+000~17+654),长17.654千米,保护耕地面积8.6万亩,保护人口6.21万人。为适应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恢复、提高海溱河防洪、灌溉、排涝能力,对该段海溱河进行治理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二、工程水文
1、初步设计报告提出的河道排涝设计流量基本合适。海溱河10年一遇设计水位、流量详见下表。
起讫地点 |
桩号 |
长度 (千米) |
排涝面积 (平方千米) |
流量 (立方米/秒) |
水位 (米) |
串场河至胡墩河 |
|
5.646 |
10 |
16.74 |
3.03 |
胡墩河至官杨河 |
7+570-17+654 |
10.084 |
20 |
33.48 |
2.98 |
官杨河至戚湾河 |
5+385-7+570 |
2.185 |
22 |
36.83 |
2.87 |
戚湾河至西塘河 |
0-5+385 |
5.385 |
26 |
43.52 |
2.85 |
西塘河至白娄河 |
|
5.3 |
30 |
50.22 |
2.80 |
2、初步设计报告提出的水位分析成果基本合适。采用串场河海安站1954~2009年最高水位资料进行频率分析,海溱河正常蓄水位1.2米(废黄河高程系,下同),警戒水位1.80米,历史最高水位3.57米,历史最低水位0.37米。
3、下阶段需根据施工工期安排,进一步复核施工期水位。
三、工程地质
1、勘探成果基本满足初设阶段的要求。本工程段布置机钻孔37个,进尺 548米。基本同意初步设计对工程地质的评价意见。
拟建护岸挡墙底板位于②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局部以层2-T粉土)上,该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60千帕,土工程力学指标低,需进行基础处理。
2、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该工程所处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3、工程所需砼粗、细骨料和块石可外购。
四、工程任务和规模
1、工程任务
海溱河整治工程主要任务是在满足灌溉要求的条件下,对河道进行疏浚;对两侧不达标圩堤按标准加高、培厚,对没有达标的企业段圩堤,或加固土源紧张的堤段新建防洪墙,对南莫镇区段岸坡进行防护;拆建病险圩口闸、闸站、圩下涵、灌溉泵站等配套建筑物。通过对河道的治理,提高河道防洪、灌溉、排涝能力,保护沿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工程规模
工程治理范围为海溱河西塘河(桩号0+000)~胡敦河段(桩号17+654),疏浚河道长17.654千米,堤防加固3.747千米,新建防洪墙1.708千米、挡墙护岸3.167千米;拆建圩口闸8座、闸站结合工程5座、灌溉泵站5座、灌排结合站1座、圩下涵23座,新建圩下涵1座。
五、工程布置与设计
(一)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
1、工程等别及等级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同意工程等别为Ⅲ等,主要建筑物等级为3级,临时工程建筑物等级为5级。
2、排涝标准
河道设计排涝标准10年一遇。
3、防洪标准
根据《江苏省淮河流域湖洼治理里下河地区易涝区防洪治涝规划》、《海安县里下河圩区治理规划》,堤防应确保挡1991年洪水位3.57米(历史最高水位)不出险。
(二)河道工程
1、河道疏浚
海溱河为天然河道,基本同意大部分河段疏浚中心线沿现状河道中心线,局部适当调整的布置原则。疏浚河道长17.654千米,设计河底高程-2.00米,设计河底宽8米,坡比1:2。
下阶段应优化河道与沿线水工建筑物连接设计。排泥场尽量利用废弃沟塘并相对集中,尽量增加堆土高度。
2、堤防加固
根据《海安县里下河地区圩区治理规划》,对堤防堤顶宽度、高度及坡比不满足规范要求的圩堤,按堤顶宽度3米,堤顶高程4.50米,临水坡1:2,背水坡1:1.5进行加固,加固总长3.747千米。北岸1.09千米,桩号0+880~0+920、东塘河堤310米、6+412~6+660、6+672~6+925、13+617~13+820,南岸2.657 千米,桩号4+880~5+390、5+652~6+400、10+973~10+283、11+573~12+000、12+560~12+939。
3、防洪墙工程
对没有达标的企业段圩堤,或加固土源紧张的堤段,同意采用防洪墙加固方案,共长1.708千米。具体位置桩号详见下表。
防洪墙长度统计表
序号 |
桩号 |
长度(米) |
岸别 |
---|---|---|---|
1 |
10+755~10+969 |
242 |
南岸 |
2 |
15+128~15+748 |
618 |
南岸 |
3 |
15+292~15+748 |
455 |
北岸 |
4 |
16+300~16+679 |
393 |
西岸 |
合计 |
|
1708 |
|
防洪墙采用C25悬臂式钢筋砼结构,墙顶高程4.50米,墙高1.2米,墙顶宽0.3米,底板宽1.4米,厚0.3米。
4、护岸工程
结合新农村集镇建设,同意南莫镇镇区段沿河两岸新建护岸,总长3.167千米,其中护岸型式一长2.829千米,护岸型式二长0.338千米,护岸具体位置详见下表。
护岸长度统计表
序号 |
护岸桩号 |
长度(米) |
备注 |
---|---|---|---|
1 |
3+194~3+418 |
294 |
(护岸型式一)北岸 |
2 |
3+254~3+514 |
273 |
(护岸型式一)南岸 |
3 |
3+438~3+687 |
312 |
(护岸型式一)北岸 |
4 |
3+687~3+978 |
438 |
(护岸型式一)南岸 |
5 |
4+017~4+098 |
88 |
(护岸型式一)北岸 |
6 |
4+060~4+108 |
74 |
(护岸型式一)南岸 |
7 |
4+124~4+770 |
662 |
(护岸型式一)南岸 |
8 |
4+120~4+770 |
688 |
(护岸型式一)北岸 |
9 |
17+436~17+654 |
338 |
(护岸型式二)北岸 |
初步设计报告护岸设计基本合理。护岸型式一采用悬臂式C25钢筋砼结构,墙顶设栏杆;护岸型式二采用重力式挡土墙结构,墙身采用M10灌砌石结构,底板采用C25砼构,压顶为C20砼,断面为0.5×0.25米,墙顶设栏杆。为降低墙后地下水高度,减少墙前墙后水位差,在高程1.20米处设透水棱体和冒水孔。护岸型式一挡土墙底板宽2.6米,厚0.4米,底板面高程0.1米,墙顶高程2.5米;护岸型式二挡土墙底板宽3.8米,厚0.5米,底板面高程0.1米,墙顶高程3.5米(含压顶)。
挡墙底板落在淤泥质粉质粘土层上,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要求,进行基础处理是必要的。下阶段需进一步优化处理方案,复核边坡稳定、地基承载力和沉降量,确保工程安全。
(三)配套建筑物
1、圩下涵工程
鉴于海溱河沿线部分圩下涵设施老化、损坏严重,造成地面排水无序、使河道淤积和水土流失,拆建青墩7组等23座圩下涵、新建桩号4+382处北岸圩下涵是必要的,各座圩下涵设计情况详见下表。
海溱河沿线圩下涵设计参数表
序号 |
工程名称 |
乡镇 |
桩号 |
规格型号 |
岸别 |
1 |
青墩7组圩下涵 |
南莫镇 |
2+150 |
Φ40×20 |
北岸 |
2 |
严马31组圩下涵 |
南莫镇 |
1+680 |
Φ40×15 |
南岸 |
3 |
严马17组圩下涵 |
南莫镇 |
3+010 |
Φ40×15 |
南岸 |
4 |
严马26组圩下涵 |
南莫镇 |
2+280 |
Φ40×15 |
南岸 |
5 |
柴垛2组圩下涵 |
南莫镇 |
7+800 |
Φ40×15 |
北岸 |
6 |
柴垛11组坝下涵 |
南莫镇 |
6+600 |
Φ60×25 |
北岸 |
7 |
校林11圩下涵 |
南莫镇 |
11+400 |
Φ40×15 |
西岸 |
8 |
校林20圩下涵 |
南莫镇 |
9+985 |
Φ40×15 |
西岸 |
9 |
双新10组圩下涵 |
墩头镇 |
15+250 |
Φ40×20 |
南岸 |
10 |
双新10组圩下涵 |
墩头镇 |
14+922 |
Φ40×20 |
南岸 |
11 |
毛庄26组圩下涵 |
墩头镇 |
14+222 |
Φ40×20 |
西岸 |
12 |
毛庄23组圩下涵 |
墩头镇 |
11+990 |
Φ40×20 |
东岸 |
13 |
毛庄20组圩下涵 |
墩头镇 |
10+475 |
Φ40×20 |
东岸 |
14 |
毛庄25组圩下涵 |
墩头镇 |
13+480 |
Φ40×20 |
东岸 |
15 |
墩西1组圩下涵 |
墩头镇 |
15+402 |
Φ40×20 |
北岸 |
16 |
墩西1组圩下涵 |
墩头镇 |
15+750 |
Φ40×20 |
北岸 |
17 |
墩西2组圩下涵 |
墩头镇 |
15+027 |
Φ40×20 |
北岸 |
18 |
墩西2组圩下涵 |
墩头镇 |
14+713 |
Φ40×20 |
北岸 |
19 |
墩西2组圩下涵 |
墩头镇 |
14+058 |
Φ40×20 |
东岸 |
20 |
杜楼9组圩下涵 |
墩头镇 |
13+630 |
Φ40×20 |
西岸 |
21 |
杜楼8组圩下涵 |
墩头镇 |
13+226 |
Φ40×20 |
北岸 |
22 |
双溪7组圩下涵 |
墩头镇 |
13+048 |
Φ40×20 |
西岸 |
23 |
双溪4组圩下涵 |
墩头镇 |
12+323 |
Φ40×20 |
西岸 |
24 |
新建涵闸 |
南莫镇 |
4+382 |
Φ100×12.8 |
北岸(新建) |
注:管径单位为厘米,长度为米。
新建圩下涵洞身均采用C25预制砼管,管径分为Φ0.4米、Φ0.6米、Φ1.0米三种,管座采用120度砼基础,进出口采用C25钢筋砼“U”型结构。圩下侧设铸铁闸门控制,配QLD10千牛手摇启闭机。
2、圩口闸工程
海溱河沿线部分圩口闸建于上世纪70~80年代,结构简陋,多为涵管闸、砖闸、块石闸和预制块闸,闸身单薄,涵管、砖石风化,闸墙裂缝,闸门破损,启闭困难,对沿线8座圩口闸拆建是必要的。各座圩口闸设计情况参数详见下表。
海溱河沿线圩口闸设计情况表
序号 |
工程名称 |
乡镇 |
桩号 |
净宽(米) |
岸别 |
1 |
青墩7-11组闸 |
南莫镇 |
1+730 |
B=4 |
北岸 |
2 |
兴南8组闸 |
南莫镇 |
3+206 |
B=4 |
北岸 |
3 |
校林19-20组闸 |
南莫镇 |
10+025 |
B=4 |
西岸 |
4 |
校林11-12组闸 |
南莫镇 |
11+175 |
B=4 |
西岸 |
5 |
宝祥38组闸 |
墩头镇 |
9+397 |
B=4 |
东岸 |
6 |
毛庄25组闸 |
墩头镇 |
12+585 |
B=4 |
东岸 |
7 |
杜楼8组闸 |
墩头镇 |
13+100 |
B=4 |
支河向西100米 |
8 |
双溪4组闸 |
墩头镇 |
12+390 |
B=4 |
西岸 |
新建圩口闸净宽均为4.0米,闸顶高程4.50米,设计最大过闸流量10立方米/秒,闸室底板高程-0.50米,闸室、上下游连接段均采用C25钢筋砼“U”型结构。墩头镇圩口闸闸门采用钢筋混凝土叠梁式闸门,闸上设简易交通便桥,桥面高程4.5米。南莫镇圩口闸采用4.48×4.05米直升式平面钢闸门,采用QPQ2×60卷扬式启闭机,闸门门顶高程3.8m,闸上设简易交通便桥,桥面高程4.50米。
3、闸站结合工程
海溱河沿线部分圩口闸站结合工程已运行20~30年,机泵老化,泵基下沉,泵房破损,平均装置效率低,拆建5座闸站结合工程是必要的。各闸站设计情况详见下表。
海溱河沿线闸站结合工程设计情况表
序号 |
工程名称 |
乡镇 |
桩号 |
规格型号 |
设计流量 (立方米/秒) |
岸别 |
1 |
严马26组闸站 |
南莫镇 |
2+100 |
800ZLK-2+4米 |
2.0 |
南岸 |
2 |
严马17组-兴南11组闸站 |
南莫镇 |
3+246 |
350ZLK-2+4米 |
0.35 |
南岸 |
3 |
兴南9组闸站 |
南莫镇 |
2+750 |
700ZLK-2+4米 |
1.0 |
北岸 |
4 |
兴南14组闸站 |
南莫镇 |
4+865 |
700ZLK-2+4米 |
1.0 |
南岸 |
5 |
柴垛20组闸站 |
南莫镇 |
5+622 |
700ZLK-2+4米 |
1.0 |
北岸 |
初步设计报告闸站结合工程总体布置合理,泵型选择基本合适,具体设计如下。
(1)严马26组闸站
该站位于桩号2+100南岸,设计流量2.0立方米/秒,设计扬程1.9米。
水闸采用C25钢筋砼“U”型结构,净宽4.0米,顺水流方向长13.0米,底板面高程-0.50米,闸顶高程4.50米,上游墩顶设启闭机房,下游设交通桥。交通桥宽2.79+2×0.25米,桥面高程4.5米。闸室内布置4.48×4.05米(宽×高,下同)直升式平面钢闸门,采用QPQ2x60千牛卷扬式启闭机起吊。
泵站采用侧向进水,泵室平面尺寸3.4×4.0米,底板面高程-0.5米,水泵层顶高程1.60米,电机层高程4.55米。泵室末端设1.8×1.6米箱涵与闸室下游出口连接,涵底高程1.60米,涵洞内设控制闸门防止洪水倒灌。泵室内安装1台800ZLK-2轴流泵,配套1台75千瓦异步电动机,S11-125/10/0.4KV型油浸式变压器一台。
(2)严马17组-兴南11组闸站
该站位于桩号3+246南岸,设计流量0.35立方米/秒,设计扬程2.0米。
水闸室采用C25钢筋砼“U”型结构,净宽4.0米,顺水流方向长13.0米,底板面高程-0.50米,闸顶高程4.50米,上游墩顶设启闭机房,下游设交通桥。交通桥宽2.79+2×0.25米,桥面高程4.5米。闸室内布置4.48×4.05米直升式平面钢闸门,采用QPQ2x60千牛卷扬式启闭机起吊。
泵站采用侧向进水,泵室平面尺寸3.4×4.0米,底板面高程-0.5米,水泵层顶高程1.60米,电机层高程4.55米。泵室末端设1.0×1.0米箱涵与闸室下游出口连接,涵底高程1.20米,涵洞内设控制闸门防止洪水倒灌。泵室内安装1台350ZLK-2轴流泵,配套1台22千瓦异步电动机,S11-50/10/0.4KV型油浸式变压器一台。
(3)兴南9组闸站、兴南14组闸站、柴垛20组闸站
三站选用兴南9组闸站为典型设计,代表兴南9组闸站、兴南14组闸站、柴垛20组闸站三座泵站。
兴南9组闸位于桩号2+750南岸,设计流量1.0立方米/秒,设计扬程1.9米。闸室采用C25钢筋砼“U”型结构,净宽4.0米,顺水流方向长13.0米,底板面高程-0.50米,闸顶高程4.55米,上游墩顶设启闭机房,下游设交通桥。交通桥宽2.79+2×0.25米,桥面高程4.5米。闸室内布置4.48×4.05直升式平面钢闸门,采用QPQ2x60千牛卷扬式启闭机起吊。
泵站采用侧向进水,泵室平面尺寸3.4×4.0米,底板面高程-0.5米,水泵层顶高程1.60米,电机层高程4.55米。泵室末端设1.2×1.2箱涵与闸室下游出口连接,涵底高程1.60米,涵洞内设控制闸门防止洪水倒灌。泵室内安装1台700ZLK-2轴流泵,配套1台45千瓦异步电动机,S11-80/10/0.4KV型油浸式变压器一台。
4、灌溉(排)泵站工程
海溱河沿线灌溉(排)泵站现状损坏、老化严重,影响沿线农田灌溉,对破损严重的5座灌溉泵站拆建、新建1座灌排结合泵站工程是必要的。各站设计情况详见下表。
海溱河沿线灌溉(排)泵站设计情况表
序号 |
工程名称 |
乡镇 |
桩号 |
规格型号 |
设计流量 (立方米/秒) |
岸别 |
1 |
双新10组灌溉泵站 |
墩头镇 |
15+090 |
300HW-8 |
0.18 |
南岸 |
2 |
毛庄26组灌溉泵站 |
墩头镇 |
14+125 |
300HW-8 |
0.18 |
西岸 |
3 |
杜楼9组灌溉泵站 |
墩头镇 |
13+612 |
300HW-8 |
0.18 |
西岸 |
4 |
杜楼8组灌溉泵站 |
墩头镇 |
13+206 |
300HW-8 |
0.18 |
西岸 |
5 |
双溪4组灌溉泵站 |
墩头镇 |
12+303 |
300HW-8 |
0.18 |
西岸 |
6 |
毛庄21组灌排结合泵站 |
墩头镇 |
10+980 |
500HW-6 |
灌溉流量0.53 排涝流量0.6 |
东岸 |
初步设计报告泵站设计总体合理,泵型选择基本合适,具体设计如下。
(1)双新10组灌溉泵站典型设计
双新10组灌溉泵站典型设计代表双新10组灌溉泵站、毛庄26组灌溉泵站、杜楼9组灌溉泵站、杜楼8组灌溉泵站、双溪4组灌溉泵站。
双新10组灌溉泵站位于桩号15+090南岸,设计流量0.18立方米/秒,设计扬程3.5米。泵站采用正向进水,泵室平面尺寸4.2×4.0米,室内地坪高程1.60米,水泵安装高程1.85米,进水管中心线高程0.1米,出水管中心线高程3.20米。出水池池底高程2.20米,长4.30米,宽2.0米。泵房内安装1台300HW-8混流泵,配套1台18.5千瓦异步电动机,S11-50/10/0.4KV型油浸式变压器一台。
(2)毛庄21组灌排结合泵站
该站位于桩号10+090东岸,设计灌溉流量0.53立方米/秒,排涝流量0.6立方米/秒,设计扬程2.0米。泵站采用正向进水,泵室平面尺寸4.2×4.0米,地面高程1.60米,水泵安装高程1.85米,进水管中心线高程0.1米,出水管中心线高程3.20米。出水池池底高程2.20米,长4.30米,宽2.0米,出水池侧面开设“U”型槽与灌溉渠道相连。泵房内安装1台500HW-6混流泵,配套1台55千瓦异步电动机,S11-100/10/0.4KV型油浸式变压器一台。
六、施工组织设计
(一)施工条件
工程所在地交通便利,能够满足工程施工要求。施工机械、生活物资等均可由陆路直接运达工地。
(二)施工方法:同意河道疏浚采用两侧及支河口施打围堰,泥浆泵施工。排泥场围堰采用挖掘机施工,局部人工配合。
(三)施工导、截流
为便于导流,海溱河采取筑坝分段截流施工,共分5段,填筑干河围堰10座,支河围堰32座。施工导流建筑物级别为5级,施工导流标准按5年一遇。
考虑施工要求,5道围堰顶高程2.5米,其余5道干河围堰、支河围堰顶高程1.7米,迎、背水坡坡比分别为1:2和1:2.5,干河围堰顶宽5.0米,支河围堰顶宽3.0米。
(四)基本同意主体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工场布置。
(五)基本同意河道整治工程施工总进度安排。
七、工程管理
河道整治工程完成后,原有管理体制不变,不增设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
八、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节能
1、初步设计报告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保护措施基本合适。
2、初步设计报告提出的水土保持防治责任范围,采取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基本合适。
3、初步设计报告节能设计基本合适,下阶段进一步细化具体措施。
九、工程建设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
1、本工程无永久征地。
2、临时占地231.4亩,其中鱼塘184.4亩,其它临时占地47亩。
3、主要实物量:拆迁楼房1999平方米,简易房1800平方米。
4、临时占地补偿标准1800元/亩,青苗补偿偿标准900元/亩。湿法施工按二年赔偿,楼房500元/平方米。
十、工程概算
(一)编制原则与方法
工程投资概算按《江苏省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2012年版)和江苏省水利工程概算定额及2012年动态基价执行。
(二)主要材料价格
主要材料价格采用《江苏省工程建设材料价格信息》2013年第9期南通市价及有关规定,主要材料价格核定为32.5级水泥350元/吨,42.5级水泥430元/吨,黄砂105.00元/吨,碎石89.00元/吨,块石138.0元/吨,钢筋4083元/吨,柴油8750元/吨,电1.00元/度。
(三)主要工程量
河道疏浚土方36.80万立方米,挡墙及建筑物土方开挖6.05 万立方米,挡墙及建筑物土方回填 6.43万立方米,砌石工程1621立方米,砼及钢筋砼工程11260立方米,木桩901立方米。
(四)海溱河整治工程初步设计上报概算3371.27 万元,修正概算 3254.30万元,经审查,核定工程概算为2931万元。